很多同学在工作和面试时都遇到一个要求:数据分析要给出“可执行”的建议。
“可执行”这仨字难倒了好多人。怎么才算可执行?我要给销售一个可执行的建议,所以我要自己去卖几百万的货?我要给内容运营一个可执行的建议,所以我要建议她在标题里“震惊!”“沸腾!”一下?
我平时就会写:“活跃率低了,要搞高”,该咋办呀!以上种种问题,今天系统解答一下。
01什么叫可执行
面对这种疑问,没有经验的同学会直接被突突晕掉。可有经验的同学知道,这里是有套路的,就是5w2h方法,按这个思路梳理需求,就很容易整明白:到底要具体到哪些细节(如下图)。
我们就举在线教育的例子,假设你是一个在线教育机构数据分析师,虽然全世界都在吹“在线教育2021年要火”可眼前就是光见花钱圈用户,收入不见提升。领导要求你分析出“可执行”的建议了!咋办?咱可以这么做。
第一步:清晰宏观方向
虽然具体的方案千差万别。但是归根溯源,都跟俩个东西有关:
l 时间紧迫性:需要用多久解决问题
所以想让自己的建议可行,首先得保证宏观上的判断正确:
l 这个事是多大的事,要搞到什么程度才算结束(why)
l 这个事是不是现在要搞,能预留多久解决?(when)
经过趋势判断+目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致范围。比如:
l 如目前趋势持续3个月,年度销售目标将无法达成
l 想达成目标,以下三个月必须扭转局面
l 需要把人均付费做到1000以上
第二步:落实作战范围
明确了方向,锁定资源以后,可以具体讨论该怎么干活。这就涉及:
l 谁来干?(who)
l 哪里干?(where)
l 干谁?(what)
可以衍生出若干假设:
1、投放问题:用户本身质量不高,对课程没有需求
2、推广流程问题:推广环节多(比如先拉群,听直播再推付费课),效率低
3、运营问题:学生复购低,原本推出来引流的课程无转化
4、课程质量问题:课程吸引力低,竞争力差
第三步:锁定执行细节
假设在第二步分析中,我们明确了:
l 首要问题内容产出不佳,对用户吸引力不够
l 次要问题是投放力度不足,需要增加投入
l 产品本身和竞品差异不大,不怕竞争
有了分类以后,我们可以对每个分类推广效果做分析,找到:
1、VS自身,哪个类型推广更容易达成效果
2、VS行业,哪个类型与同业差异最大
02小结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