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万个为什么》出版60周年之际,知乎联合少年儿童出版社发布了全新的《知乎版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绘本。

这是知乎作为网络APP,扩展线下阵地的一次尝试。

同时,知乎也配合发布了一支新书概念片《第十万零一个为什么》。

这支由群玉山代理的TVC,被设计、制作成一封写给孩子的视频信。
但是仔细看来,知乎似乎也有过信被父母偷拆的童年经历,预料到这封信会先经过父母的手,因此这封信的真实受众其实是父母。
知乎通过这支视频向各位父母讲述品牌故事,传达品牌理念。
孩子,你知道吗?
在我们小时候
会问和你一样的问题
那时候的大人们
为我们准备好了答案
那是一本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书
一直以为,这本书足够回答孩子们的疑问
直到你们举起手来
提问书上未曾记录的新问题
于是,我们找到了当年
那些看过《十万个为什么》的小孩
他们现在变成了不同领域的老师和专家
大家集合起来
认认真真地为你们准备好新的答案
这一代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有了这一代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我们相信
你们接过这本书的这一刻起
也继承了人类解决问题的信心、热情和勇气
寻找答案的人,会变成书写答案的人
一代接着一代,这就是人类的故事
你们接过这本书的这一刻起
作为你们的妈妈爸爸们
也作为这本书的策划、编辑、校对员
我们也得到了一个属于我们的答案
比起回答「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
我们更需要回答「要给未来一个怎样的孩子?」
要给未来
一个相信「有问题 就会有答案」的孩子
因为等你们变成大人
你们的孩子,会举起小手
问更多、更新、更难的问题
那时候的十万个为什么
就拜托你们来回答了
爱你们的妈妈爸爸们 


01、
写给孩子

文案第一句“孩子,你知道吗?”就表明了这封信的受众。

广告从时间的变迁来看待儿童提出的不同问题,当儿童的父母还是儿童时,他们提出的问题还是“为什么太阳从东边升起”、“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为什么天是蓝色的雪是白色的”这样对于神秘自然现象的不解。

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生在智能手机时代的儿童对于世界的疑问变得更加“赛博”起来。他们从身边出发,提出诸如“为什么要垃圾分类”、“为什么扫地机器人不会迷路”、“宇宙飞船的电能从哪来”这样崭新的疑问。

伴随着儿童好奇心覆盖的知识领域不断扩大,原先回答上一代的《十万个为什么》也需要升级换代,这就是《知乎版十万个为什么》问世的原因。



02、给父母看

从信的落款“爱你们的妈妈爸爸们”可以看出,这支广告片是以父母的口吻讲述的,充满着对于孩子的爱和希冀。

父母是《十万个为什么》的阅读者,《知乎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制作者,是问题和回答的连接者,是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传承者。

不仅文案如此,知乎也在镜头语言上下了功夫来让父母感同身受。视频用微缩镜头的拍摄手法,把孩子们放置在了各种各样的场景中。

一方面,这突出了人类尤其孩童相对于知识世界而言有多么渺小,由此,家长可以认识到让孩子求知和学习有多么重要。
另一方面,这样的手法塑造出的儿童是“被观看”的,家长高高在上地俯瞰着孩子的行为,这样的视角让家长不自觉地就代入其中,从心理上就认同广告所讲述的观点。
毕竟,这支视频所表达的内容完全是写在了家长的心坎上。
很多家长都在焦虑要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给孩子买车买房,也就是文案中所指出的“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
针对这样普遍的教育焦虑,知乎提出了“第十万零一个为什么”——“要给未来一个怎样的孩子?”两个问题,一个局限个体,一个放眼未来,高下立判。

03、知乎回答


对于这“第十万零一个为什么”,知乎给出了它的答案。今年年初,知乎的slogan从“有问题,上知乎”更新为“有问题,就会有答案”。
这句品牌主张也作为知乎的回答出现这支TVC中。这既是知乎对下一代的寄语,也是知乎对这一代的邀请。
与小孩子相比,成年人有钱有闲,是知乎的真实受众。
因此,这支广告片被制作成“一封写给孩子的视频信”的形式,只是知乎靠近成年人的一种策略而已。温情脉脉的话语背后是对家长焦虑心理的精准狙击。



— END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