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

刚过去不久的苹果发布会上,苹果刚开始以“环保”为由宣布取消附赠耳机和充电器,引起了业界和消费者一片哗然和质疑。

有外媒就指出,首先,苹果还在生产充电器,只是不免费赠送了,配件反而要高价购买。其次,苹果这次赠送的数据线是Lightning-to-type C,与之前的iPhone手机不兼容,用户要么换充电器,要么再买一条数据线。

再者,iPhone 12支持快充了,比如20W有线快充及15W MagSafe无线快充,5V/1A充电器没用了,用户还是得买官方或者第三方的充电器,并且售价不菲。综上,苹果基于环保理由取消耳机、充电器一事经不起推敲。

经过质疑后,又有多方消息称苹果方的解释是:因为某个手机配件价格比较高,如果标配耳机和充电头就可能使得价格高于去年,为了维持原价,所以不得不去掉买手机本身就应该附带的充电器和耳机。

随后,作为全球前几名手机销量厂商之一的三星也宣布会紧随苹果,拟取消充电器和耳机,显然是在苹果开了一个“坏头”后,业界品牌号召力发挥了反向作用。

作为业界巨头,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消费者的喜欢和信赖都是一种无形资产,它们为什么又敢做这样罔顾消费者的决定,引发全球讨论质疑?而用户们怎么看呢?

受众意见:

“为了帮助苹果环保,iPhone12我就不买了… 今年换小米吧。”

“就是绑架消费者去为他环保的名义买单,环保都是虚的,一切都是利益。”

“作为消费者没必要为苹果考虑成本,我们只考虑到我们手上的东西是不是少了。”

“这波苹果做法是真的恶心。”

“耳机加五伏一安的充电器成本最多20块。”

“苹果在这上节约成本没必要,更多是考虑充电头耳机每个人都有很多,没必要送。然后单独买配件耳机和充电器利润更高。”

“并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而是为了多赚钱,既赚到了钱还赚到了美名,何等好事!”

“手机厂商有史以来最流氓的行为,空前,但不知道绝不绝后,毕竟这种事儿都干出来了,后续会不会变本加厉有待观察。明摆着一个商业决策,绑架用户说要环保,吃相极其难看。”

(搜集于网络评论)

“当人们在用消费者视角去审视一个商业决策的时候,他们将永远不知道商业策略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仅仅站在消费者角度观察品牌,显然是无法洞察全部的。那么我们可否换个角度,从品牌的角度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苹果做了这样的一个决策?是成本考虑?环保考虑,市场营销考虑,还是另有隐情?

作为一家市值1.85万亿美金,全球排行前十,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think different”这句slogan不仅反映在苹果产品上,更在它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营销策略上。

在iPhone手机的身上,苹果把其在iMac电脑和iPod音乐播放器上试验已久的“饥饿营销”和“病毒营销”推向了全球争先效仿的高度,曾引领了一波市场营销新潮流。

无论从知名度,销量,体量还是品牌价值上,苹果绝对是强势品牌的代表。 

强势的品牌引导消费者,弱势品牌才迎合消费者?

作为一个强势品牌,苹果具备引发饥饿营销和病毒传播的资格,苹果产品具备的独特气质,其舒适的设计感,科技易用性,苹果很好地利用了其忠实“粉丝”对其新产品的强烈需求,研发饥饿营销,传递小道消息,作为全球营销活动的带动者,苹果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动潜在消费者的关注热情。

因此,此次iPhone12 发布会宣布不附带耳机和充电器,消费者们众说纷纭,各种恶评如潮,甚至很多消费者猜测又是一次吸引全球关注度的操作手段而已。并且这个手段如今还波及了别的同类品牌,比如三星,也声称马上新品要取消附带充电器了。

苹果究竟想做环保还是想获利更多?想筛选死忠用户还是想进一步探索日后的营销策略走向?问题的答案也许并不重要,透过现象的本质,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强势品牌的典型,很无奈的是,苹果是具备改变市场风向和引导消费者的作用的。

强势品牌是如何引领甚至改变行业习惯或者规则的?

如果说,品牌就是某种或者某一类产品的代表,所谓强势品牌就是某种产品的第一代表,每当消费者产生某种需求时,强势品牌自然在第一时间涌现在眼前。苹果显然就是手机品类的强势品牌。苹果CFO卢卡·梅斯特里曾向媒体披露过,全球目前处于激活状态的iPhone数量超过9亿台,并且每年的9月发布会后都还在不断增加中。

还记得当年苹果宣布取消耳机插孔吗?在当年的社交媒体上,取消了耳机孔和像现在一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质疑。后来业界不仅接受了这样的做法,还成为了一种流行。原因是,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一个插口的取消是作为行业洞察度最高的品牌,经过反复试验做下的决定,长远来看是符合消费者利益的。

因此,也许,我们换一个角度,站在品牌策略的思路来思考,品牌是不太可能做出故意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决策的,暂且摒弃个人因损失厌恶带来的负面情绪,客观理智的观察苹果的举动,多了解一下行业动态和资讯,静静观察一段时间,就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看法。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