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私域流量?以往流量在互联网行业中是指网站的访问量。以前用来衡量互联网流量的指标有两个,PV(Page View-页面浏览次数)和UV(Unique Visitor-独立访客数),像我们日常听到的一些术语,“IP数”、DAU、MAU都类似于UV,都是在描述流量的指标概念。
流量是实体经济和线上运营的重要概念。对于实体店铺而言指代的是客流量,对于网络衍生的各类平台和产品而言指代的是热度。无论是实体经济中的客流量,还是互联网平台中的应用与服务的使用热度,这些用户流量所带来的价值不可限量。
那么上述提到的流量如何划分归属呢?其中的受益者又是谁?
在这里要提出两个概念:公域流量、私域流量。根据上述分类分析,实体经济中的客流量自然是属于划分区域的商家所有。对于同区域的商家而言,经过的人群都属于公域流量,当顾客在店里进行购物成为会员,此时所积累的用户流量就是私域流量。那么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流量是属于网站主的,比如京东的流量属于京东,天猫的流量属于阿里巴巴。
根据字面上的理解,私域流量是指个体或专属品牌及商家所有,对于已经汇集到的流量可控。而公域流量是指类似于百度、知乎等流量聚合平台下,在不花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平台的搜索引擎的关键字词优化搜索到,或者通过竞价排名的付费等运营方式进行引流。当然,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只是相对的概念,实际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公域流量,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私域流量的形成和积累需要载体和时间沉淀,现在主要的用户量积累都倚靠在主流的社交软件、直播软件上。粉丝量的积累并不是一个很新颖的东西,为什么私域流量的概念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呢?我们明天继续讨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