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用户体验五要素”的梳理分析。

“用户体验五要素”从抽象到具体分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五个部分,在产品建设过程中,当遇到需求分析、用户调研、原型和视觉设计、文档撰写、项目管理等问题都可以参照经典的用户体验五要素结构按先后次序依次梳理分析。

用户体验五要素

在本次天斧UE提升过程中,也应该运用“用户体验五要素”进行分析和提升。先从需求分析开始梳理现状、用户、目标、价值等战略层的问题,然后梳理产品架构、场景功能、迭代范围,接着才是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最后才是界面导航原型设计以及视觉设计。前置的战略层和范围层问题如果没梳理清楚,后面的结构层、信息层、表现层也就是交互原型视觉,做得越多可能就错得越多,这也是为什么前期梳理产品定义明确场景、价值、目标尤其重要的原因所在。

围绕数据模型的交互和使用,团队也进行了多轮次的讨论和分析。

从战略层面分析:数据模型的现状是交互太过复杂,概念不易理解;数据模型的使用用户为实施人员或研发人员;数据模型的目标和价值是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快速完成后端功能的配置;

从范围层分析:数据模型涉及到数据源、模型、数据组、表单填写元件和数据展示元件。

结合战略层和范围层的分析,最后才是做交互设计(结构层)、界面设计(框架层)、视觉设计(表现层)。

前置的战略层和范围层问题如果没梳理清楚直接进行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设计的话,做得越多可能就错得越多,这也是为什么前期梳理产品定义明确场景、价值、目标尤其重要的原因所在。

在我们进行产品讨论时,可以沿着“用户体验五要素”结构(战略层-& gt;范围层-& gt;结构层-& gt;框架层-& gt;表现层)先后次序依次梳理分析。

用户体验五要素

用户体验五要素说明:

表现层:视觉设计

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

结构层:交互设计、信息架构

范围层:功能说明、内容需求、功能、优先级

战略层:产品目标、用户需求、价值、场景

以上五要素,自下至上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完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