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短视频行业逐渐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贵,快手抖音即将集体赴港上市。作为崭新的信息流平台,它博取了移动端用户越来越多的时间和注意力。中国短视频行业覆盖的用户规模在2020年预计可达到7.22亿人。5G网络的发展,将会加速短视频产品更好地结合用户生活,并且形成新的社交渠道,逐渐夯实其作为国民级应用的地位。
— 2—
电子内容对某一用户的供给 = “满足分发标准”的生产
— 3 —
需求是什么?On-premises和订阅型购买又是怎么体现的?
— 4 —
价格是什么?
-
价格衡量的是消费者有限资源花费情况。 -
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后滞性长),需求越少(后滞性短)。反之亦然。
-
平均每个vv使用时长(时间上衡量) -
平均每个vv曝光数(空间距离上衡量,类似于消费者在商场里走了多远 – 体力花销)
— 5—
插曲
-
供给:电子内容对某一用户的供给 = “满足分发标准”的生产
-
需求:视频的需求对应指标是vv(等同于On-premises购买模型),直播的需求对应直播是拉流时长(等同于订阅购买模型)
-
价格:平均每个vv需要花费的曝光数,反应了推荐系统效率,~1/CTR
— 6 —
本田、丰田、法拉利还是保时捷?- 两种不同的需求
这里我们说一个类比,方便大家理解“市场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区别。假设有一个群体,比如某个收入级别的互联网行业员工,他们大概有20万人民币可以去买车。那么当我们考虑需求的时候,我们考虑的会是定价为20万人民币的所有车型里,大家的偏好。具体来说,比如可以考虑本田和丰田的供给比例。但是当价格是可以被相对容易地调整时,我们就应该去考虑人们对车的独立于价格的“心理需求”。那此时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就应该是考虑法拉利和保时捷的供给比例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