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于UX设计师来说拖放是一种常见交互方式,但在使用时仍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在使用拖放交互前,需要仔细考虑拖放的使用流程和使用场景。
全文共 3286 字 11 图
//
01
什么是拖放

//
02
四种常见的拖放模式
1. 列表排序

2. 不同列表间的移动

3. 编辑对象的二维大小

4. 调整对象的一维大小

-
移动对象:例如,将文件图标拖到垃圾箱图标上,从而导致相应文件被删除。 -
调整对象大小:例如,将列分隔符向右移动会使该表的列变宽,或绘图软件中移动锚点更改所绘制图形的外观。
//
03
如何设计有效的拖放
1. 四种拖放状态
2. 可抓取的两种视觉指示符



3. 对象已被抓取的反馈
-
反馈对象被“抓取”时; -
反馈对象将要发生 “掉落”时。
-
赋予其轮廓或对比色; -
使其样式看起来呈现在其他项目“上方”(如,阴影); -
利用视觉偏移,例如使其缩进或倾斜; -
使获取对象呈半透明状。


4. 磁效应和着陆捕捉

//
04
在触摸屏上拖放
-
激活拖动:如果用户触摸并按住可拖动组件上的相同位置,请激活拖动。 -
滑动时忽略:如果触摸持续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猜测用户正在滚动。
//
05
小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