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U涨啦,DAU又降啦;
当业务方来问:那我要拉升DAU,能做啥?
今天系统讲解下,这个僵局怎么破。
1、提升DAU常规做法
《搞DAU》
用户促活一句话
签到转盘种小花
要是手头没费用
问题在于:
第一:这些手段运营自己都知道,根本不需要数据分析。
2、DAU的本质
1、满足程度越高,用户持续登录越多,最后DAU自然提升。
2、仅在特定的场景下满足用户需求,用户就会在特定场景下登录(比如大促销、新品上市、……)
综上两点,想节省成本,避免人走茶凉。就得站在用户角度:
1、区分用户活跃程度(重度/轻度/流失)
2、找出用户感兴趣的东西(活动/内容/商品/优惠)
3、做好用户分层

1、有大促,图便宜(意味着日常登录就是很少)
2、有爆款产品,来抢货(意味着浏览/收藏/加购/消费的是特定商品)
3、某品牌/店铺很忠诚(意味着浏览/收藏/加购/消费的是特定品牌/店铺)
4、来薅点好处(意味着活动参与率/积分兑换率/优惠价格购买率很高)
5、几个平台比价(无购买记录,但是有聚焦某些品类的浏览记录)
6、随便逛逛(无购买记录,无重度浏览内容)
7、被推广活动吸引进来的新人(无购买记录,浏览记录也很少)
前提是:需要对商品/活动/优惠类型打标签,再基于商品/活动/优惠类型标签对用户进行分类。这样能更快速输出分析结论。不然对着几万个SKU,几千个活动名字一一提数看,不但工作量大,而且看不出来啥问题(如下图)。

5、6、7情况下,数据本身会很少、很零散,很难像分析重度用户那样,从过往消费经历里找到规律。此时的用户兴趣点,更多是测试出来的:通过初始线索,测试多种可能性(如下图)。

4、用数据检验拉升效果

5、小结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