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仙姑奶奶 专注运营一百年●
全文共1483字,预计阅读需3分钟
运营从来都不是啥高大上的东西,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都存在。运营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公众号,一款App,也可以是一家理发店,一个水果摊。咱们所讲的运营特指互联网运营。
互联网运营包含新媒体运营
运营的五大关键环节
引流——促活——留存——转化——裂变
图源网络(有改动)
这个运营漏斗忘了是在哪儿看到的
一眼就觉得它神似著名的
AARRR用户增长模型
该模型适用于用户运营(社群运营)和产品运营(尤其是APP运营),当然新媒体运营也可以借鉴它的运营思维。
1、引流
又称拉新,吸引新用户群体A关注到你的产品
手段:广告、口碑、商业合作(互推)、优惠活动,分销
(吸引顾客到你家餐馆吃饭)
2、促活
促进群体A活跃,但难免有人不冒泡,A中的一部分B为活跃用户,对你的产品感兴趣
手段:优惠券、积分等福利、签到、打卡
(让他经常来吃饭)
3、留存
留住活跃用户B,但难免会掉粉,B中的一部分C为留存用户
手段:会员、优惠活动
(让他长期一直都来吃饭)
4、变现
将留存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C中的一部分D愿意为你的产品买单
(让他多点菜多花钱!)
5、裂变
付费用户中有一部分用户E对你的产品特别满意,在一定的福利驱动下愿意将你的产品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一传十十传百…
(让他拉好友到你店里吃饭5折)
裂变其实就是口碑传播,也是拉新,只不过是老带新。(以后专门推文讲裂变)
拿“拼夕夕”这款神级App来说
它的运营套路有多野你造吗?



裂变拉新

拼多多真不愧是社交电商祖师爷,死磕社交一路到底。
相信你对于好友经常发来的“砍价免费拿”、“助力享免单”“天天领现金”已经司空见惯了…
这种“邀请好友领福利”活动屡见不鲜
其实就是一种口碑裂变
本质上是利用社交关系链进行拉新
图源@小裂变
作为曾经淘宝忠实用户的我都被拼多多给拉走了。第一次接触拼多多就是好友让我帮他砍一刀,于是就下载了,从此走上不归路。我自己也玩过“助力享免单”活动,两人助力得了一把雨伞(拉的我爸妈?)
图源网络
现在拼多多上我已经看不到“助力享免单”活动了,不知道新用户能不能看得到,我猜是此活动的成功概率比较高,拼多多可能是被薅怕了…



促活留存

拼多多背靠着微信爸爸的庞大的社交关系链,社交因素无时无刻、无孔不入。如前所述的拉新,“不择手段”地让你拉好友,在促活和留存上面,社交关系的利用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前不久发现拼多多搞了个购物朋友圈——拼小圈。你和好友每次的购物记录都会分享到拼小圈,可点赞评论。
看,你同事刚在拼多多买了个保温杯,你的都用一年了不换一个新的吗?
看,你闺蜜最近经常在拼多多买东西,你也留在这儿呗,还去淘宝干嘛?
拼多多是如何促活和留存我的?
当然是省钱月卡了
真香警告!!!
其实就是买会员,其中套路不少(都是让你拉好友),但购物的确省了一些。4张5元无门槛券、免单特权、逢个周年庆啥的优惠券走一波…于是,想薅羊毛的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拼多多的韭菜…
好久不用淘宝的我某天打开淘宝发现淘宝也玩起拼多多的套路了…
淘宝这波抄作业可还行…再强大的巨无霸也得居安思危。
除了省钱月卡,还有啥多多果园、多多牧场等五花八门的小游戏小活动想方设法让你上瘾其中,不能自拔…因为购物APP的工具属性很强,很多人都是只有买东西的时候才打开。为了提高用户活跃度必须得搞些小花样儿让你上瘾,还让你拉好友一起上瘾,有事儿没事儿逛一逛,逛着逛着说不定就看中了啥东西一不小心就剁手了…
转化就不用多说了,我已经不知不觉中在拼多多上疯狂“买买买”了…
这五大环节尤其适用于社群运营
下次我会以“教育界的拼多多”
“跟谁学”的社群运营模式为例
来继续拆解这五大环节
——-我是真香预警分割线——–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联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