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仙姑奶奶 专注运营一百年●
全文共3130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社群运营是个挺有意思的运营分支
之前一直觉得微信群是用来熟人交流的
亲友群、同学群、同事群……
要不是研究运营
我TM都不知道微信群还是一个生财之道
就连我订个过桥米线
都能让我加客服微信号领2元红包
然后把我拉到一个微信群里
群里会有一些赠品或者优惠活动
社群运营是啥玩意儿
社群运营
是客服加销售吗社群就是微信群吗社群运营和用户运营有啥区别社群运营需要啥技能什么
业务适合做社群运营群成员不活跃怎么办
社群运营就是把目标用户都拉到一个社群里,持续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促活和留存),最终还是为了变现。
为啥大家一提到社群就会首先想到微信群呢?那还不是因为微信最强大。
其它的什么豆瓣小组,百度贴吧,知乎圈子等等也是社群,基于兴趣爱好大家可以自发围成一个圈子,但是对于一个运营人来说,它们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社群运营本质上是一种客户关系管理(CRM)。微信还没诞生之前企业也得做CRM,想法设法搞到客户的短信和电话,有事儿没事儿问候问候联络联络感情,顺带推一下自家产品。
不过在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你觉得用短信和电话维护客户关系还合适吗?企业与用户沟通的方式已悄然巨变。
社群运营是用户运营的一部分。
建立社群的门槛和成本较低,同时又能够把目标用户聚集在一起,所以很多公司的用户运营是通过社群这个渠道来做的。
但是用户运营除了社群运营之外,还需要做用户调研、用户画像、用户需求分析、用户心理行为分析等等工作,而这些工作,有时候也是社群运营要做的。
所以不必纠结于一个岗位的名称是啥,可能同一个岗位在A公司叫用户运营。在B公司又叫社群运营。每家公司的业务产品各不同,关注它具体的岗位职责就好了。
美妆品牌完美日记利用社群引流转化,仅用了8个月,销量增长了近50倍
在线教育传奇机构跟谁学利用社群获客和卖课,利润狂增令人咋舌
一般来说需要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引流转化和品牌宣传的业务都适合做社群,像教育、美妆等。尤其是知识付费领域,天生有做社群的基因。但是你像快消品就不适合做社群,你买个饮料需要通过社群来了解产品吗?不需要,因为你根本不需要花时间精力做购买决策,也不需要什么咨询服务。
消息发多了被人骂成打广告,消息发少了慢慢成了“死群”
每天辛勤拉人建群,一发消息就有人退群
24小时随时待命回复消息…
背负kpi,化身“销售”,转化率几乎没有,想shi…
社群定位
一个社群能够建立起来,是基于大家都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都觉得这个社群是对自己有价值的,否则分分钟退群。
所以一定要想好社群定位:社群的目标用户群体是?社群能够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解决什么问题?此外,社群运营的一些关键指标:人数、活跃度、活跃时间、讨论话题、社群生命周期等等一定要清楚。
促活和留存
很多社群到最后都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死群”,你发啥都没人鸟你。好不容易有人冒个泡吧,仔细一看还是发小广告的。
其实促活和留存没有什么高深的方法论。还是那句话,给用户(粉丝)持续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就好了。一般来说一个社群总会有那么几个不活跃分子。不过没关系,抓住那少数的KOL, 甚至可以搞个小号或者拉同事朋友发发言啥的,引导用户关注和讨论你的产品。
此外,多发起一些有趣的话题,策划一些裂变拉新活动,设置一些小任务让用户在群里打卡、接龙、讨论,活跃用户给予一定的奖励,时不时发个红包活跃氛围啥的。
方法论给到你,具体还需结合实际,毕竟我也没啥正儿八经的社群运营经验。
转化手段
这个嘛好吧很多人会说这不是销售干的活嘛?
社群运营一般来说最终都是为了转化,的确是有一定的销售成分,毕竟直接促成了交易。很多人一看到“销售”俩字眼就反胃,曾经的我也是这样?。我一直都挺疑惑为啥大家都不喜欢做销售,似乎对这个职业群体有一种“大忽悠”的刻版印象。
其实万物皆销售,如今火上天的直播带货不是销售吗?你面试的时候难道不需要推销自己吗?销售不仅是一门语言技巧和艺术,更是一种处事哲学。人生无处不销售,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推销员,别人为你的人格买单。
如果前期工作做得很到位,后期转化也是比较容易的。
比如?
1、巧用从众心理
社群具有天然的群体动力和群体压力机制。晒支付截图、支付接龙、支付后领取福利等手段非常容易营造氛围,加速用户购买转化。
一个社群最高级的存在在于群成员都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利用朋友圈打造人设
除了社群,个人号、朋友圈,小程序、公众号等也得利用起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微信是一个生态系统,各部分需要相互协调起来。
不要让用户觉得你是一家冷冰冰的企业或品牌,将社交账号赋予有温度的人格,打造符合公司调性的人设和IP。
通过长期精细化地运营,很多留存下来的用户一般忠诚度都比较高。他们可能会主动加你好友向你咨询相关产品信息。一旦用户成为你的个人好友,你跟用户之间的距离就更近了。你可以利用朋友圈打造人设,不断地使产品触及用户,让用户强化对你家产品的印象。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一天发个一二十条朋友圈的我会果断拉黑或屏蔽。
任何脱离JD讲运营的都是耍流氓!
随便找个了某知名大厂的社群运营,需要啥技能也不用我也多说了,JD上写得一清二楚:文案、活动策划、数据分析、用户调研、用户分层、拉新促活转化…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最最核心的技能要求就是裂变增长,把用户量搞起来!其它的技能都是以这个为中心的,没别的。
五月末那会儿运营圈发生了10级强烈地震:wetool被微信官方封杀,上千个微信号瞬间蒸发。
wetool是一款第三方社群管理软件,拥有自动添加好友,自动回复,自动拉群,批量定时群发、处理僵尸粉等等功能。
说白了就是你的机器人小助手,可以帮你高效地管理社群和用户。试想一下,如果你管理着好几十个微信群,没有这种工具的话,那么以上一系列操作都需要你纯手工去做,你会怎么想?效率低累到手抽筋不说也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这种机械重复的操作就应该交给机器,用脑的活儿交给人类。
微信为啥要封杀wetool?官方说法是需要严打非法外挂软件,净化微信生态圈。当然也有人说腾讯是为了推广自家企业微信的。
不管为啥封,不管你是支持还是不爽,事实就是这样了。既然微信已经表明决心禁止使用第三方社群管理工具,那还是先老老实实用企业微信吧。
一定要第一时间提醒用户设置“消息免打扰”。因为会不停地有新人进群,频繁地有消息提醒声音和红点提示。相信我,就算你不提醒,用户自己也会设置的。但是你提醒后用户再设置就不一样了,用户会觉得你很考虑他的感受。
让用户按照统一格式修改昵称,最好还能来个自我介绍,给予用户强烈的仪式感和归属感。
非常有必要有一个或者几个托儿在群里配合互动、烘托气氛(同事就行)。不要觉得这很low,这是促活和留存的高级法宝。当你发布一个小任务的时候没人鸟你你说你多尴尬。如果群里立即就有人反馈,会给群成员一个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