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被电影《二十二》的相关消息刷屏了,其中最火的一篇是乌鸦电影的《她们在等待道歉,日本政府在等待她们死去……》,连人民日报都转发了。今天就来简单拆解一下这篇文章里的一个传播套路。

做好用户运营工作的三个前提

打开今天微信的看一看,其中关于**的热点话题,收录了这几篇。

这几篇大部分阅读都超过了 10w+,但点赞不超过2000,而乌鸦电影的这篇点赞已经到了6万9,前排评论点赞3.6万。

其实如果把这几篇文章都看了,你会发现大家论述的内容都差不多,乌鸦电影的文章并没有比其他几篇好上几倍,点赞量却是其他点赞之和的几十倍不止。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除了走心的内容之外,这个标题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个标题运用的技巧叫做对抗

“她们”和“日本政府”形成了对抗,尤其是“等待道歉”和“等待死去”形成强烈的对抗,情绪充沛饱满。

这种技巧就是引入一个对抗组,让观众置身于其中,引发观众对我们的同情、情绪,站在我们这边,与另外一边进行对抗。

这个技巧应用的最为出名的就是真功夫快餐。真功夫崛起那几年,全国遍地都是洋快餐和山寨的汉堡店。

而真功夫打的牌就是中式快餐对抗西式快餐,特地选了李小龙作为logo,让人们联想起他国民英雄的形象。

在写作中,当你写的内容中有一个明确对立面时,就适合用这个技巧去增强效果。

比如像最近的猥亵儿童,当你要去喷那些恶心大叔的时候,就可以用有意识的这种技巧去增强你文章的传播效果。

这个技巧分为三个步骤:

1、引入对抗组 

2、把观众拉入对抗之中 

3、渲染敌人的强大/描绘己方的弱小。

做到这三步之后,就可以激发观众,让他们帮你去分享、传播、作战。

1、引入对抗组

第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对抗组,而且立场一定要鲜明,果断。

很多人写文章写出来很暧昧,大家不知道你在反对什么,不知道你在跟谁对抗,也就没办法去表态站队。

在这个标题中对抗的是日本政府。在内容写作里面,对抗了更多的东西。

在**这一层,日常生活的艰辛 对抗 日本**的罪恶。

在影片和导演这一层,影片拍摄排片的困难 对抗 人们的冷漠、不关注。

对抗来源于冲突,这种冲突可以是外部的,就像中国和日本,猥琐大叔和儿童。也可以是个人内部的,选择安稳的职业还是去闯荡。

总之,越是简单粗暴的二元对抗模型,越容易被传播。因为只包含“我们”和“他们”,观众很容易就能代入“我们”一方的处境当中。

2、把观众拉入对抗之中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必须把观众拉进来,让他们觉得这不仅仅是你自己的战斗,而是他们的战斗。

如果你对抗的东西跟观众没有关系的话,他们根本也不会感兴趣的。必须要找到和用户相同的地方,让用户觉得我们是自己人,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才行。

假如这部电影是韩国导演拍的,虽然我们和韩国都有**受害者,但是观众就绝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同样,别的事情也是,如果你的对抗太高端,或者太低端离用户太远,用户也没有参与的动力。

3、渲染敌人的强大/描绘自己的弱小

让观众站在我们这一边之后,还没完,必须想办法激发起他的情绪,让他从行动上站在你这一边才行。

让观众对你产生同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而怎么产生同情呢,一是不断渲染敌人的强大,二是不断描绘自己的弱小。

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演讲中说道,“若要在坚硬的高墙与击石的鸡蛋之间作选择,我会永远选择站在鸡蛋那一边。是的,不管那高墙多么的正当,那鸡蛋多么的咎由自取,我总是会站在鸡蛋那一边。”

人们天生会去同情弱者,而不是强者。

再想想《她们在等待道歉,日本政府在等待她们死去……》这个标题,日本政府是不是就像那一堵冷冰冰的高墙,而她们就像那一颗颗击石的鸡蛋一样。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好莱坞大片里的套路都是,反派角色一出场,就觉得特别强大,仿佛不可战胜。

观众全程会一直紧绷着心弦,去猜测主角究竟要怎样才能战胜它,不断为主角揪心,担心。而如果主角像捏蚂蚁一样能干掉反派的话,那这部电影肯定就没什么意思了。

文章里面也同样是这样,如果我们的对立面太过弱小的话,观众也就没有加入你的必要。

引入对抗组,把观众拉到你这一边,渲染敌人的强大,描绘自己的弱小,是一个非常普遍,也是非常有效的技巧。

最后说两句

这个技巧很简单,很多人在写文章的时候,其实都有在这样做,但是并没有刻意的去思考和打磨过。

文案能力的提升,就是一个不断刻意训练和打磨的过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