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来自于朋友一直梦想未来做一个养老产业,所以自己也提前关注了一下。

现在说起养老这个话题还太为时过早了,但是对中国的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话题,一部分人是自己面临养老,另外一部分人是面临自己的父母养老,但无论如何,养老怎么养是个问题。

 

当然最终一部分是在居家养老,一部分社区养老,一部分就只能养老院养老了。

 

居家养很好理解,就是在家养呗。

社区养老指的是在小区中设立社区食堂,老人服务中心一些便捷化的设施。

我们主要来聊聊养老院吧,在国内很多电视剧中或者一些新闻中,养老院总是被妖魔化的对象,看到的内容要不是就是养老院打老人,要不就是养老院的生活条件差,所以这样看起来跟监狱似乎区别不大,此外在小的时候父母养育了这么多年,等到父母老的时候,却送进了养老院,这在中国,感情上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这也导致了在国内出现了“送父母去养老院是不孝顺的行为”,但实际上去养老院真的是这样吗?

 

养老院并非印象中的那么差

赡养老人我理解的应该分为三个层面:

 

1、物质生活安定

2、医疗护理容易

3、娱乐设施齐全

 

第一层面很好理解,就是保障吃饱饭,住的暖,但升级一点来说,要做到膳食营养搭配,房间设计更加人性化。

 

第二层面指的是,老人年纪大了,免疫力下降,难免更容易生病,而且有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这时候便捷的医疗与生活护理就非常重要了。

 

第三层面是国内多数养老院还未曾涉及到的部分,老人是容易孤单的,需要陪伴和娱乐。

 

目前的养老院可以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形式,并且在价格上有较大的价格差距,又可分为低中高档。

 

其中公立的因为政府出钱,所以普遍设施更加完善,虽然没那么高端,但根据一些网站显示,普遍排队1-2年才有床位,而私立的养老院则参差不齐,高端的泰康之家一类的,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养老院,你可以在北京住一个月,在跑上海住一个月,这种叫旅居式的养老,此外每个养老院都坐落在环境与空气质量都不错的地方,房间设施齐全,要阳台有阳台,卫生间都带助力把手,厨房也有,各种智能马桶盖啊什么的设备也都完善,之后到了楼下还有各种配套的安全的医疗中心,你说是拍个片子,还是说吃个药,按个摩,都不成问题。另外就是娱乐,游泳,教堂,打麻将啊还是什么一类的,样样俱全,这可能是梦想中的养老院,但前提是,得交200w的保费,之后还要每个月交1-3w不等的生活费。

(泰康之家官网房型) 

而中低端的环境就大打折扣,没有各种游泳馆了,也没有观景台了,甚至医疗中心也没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吃饱了,打打牌,当然价格也低,从2000-10000每月不等,所以说,好的养老院不是没有,只是很贵。

 

去养老院是必然的趋势

尽管养老院目前还不是个个都足够好,但养老院也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了老龄化国家,来看一组数据吧:

 

我们国家对老龄化有着一些自己的显著特点,就是速度快、规模大,同时还伴随着“少子”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和家庭保障功能快速弱化的现象。我国1999年60岁以上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进入了老龄社会。到2017年底,这个占比已经提高到17.3%,65岁以上的人口在2000年的时候,占总人口的7%,去年底已经到了11.4%,这个速度之快在世界上是没有过的现象。

我们的规模,2017年底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4亿人,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58亿人。去年我们新增60岁以上的人口首次超过1千万,今后将按照一千万、一千万的往上增长,所以老龄化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前所未有。中国在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预计中国将于2025年前后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且此后还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继续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规模方面,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2017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亿,预计到2050达3.6亿,也就是说,届时每4个人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

 

去年我们应该还记得计划生育放开的政策吧,在生育政策不断松绑的前提下,我国出生人口仍然总体下滑且大幅不及预期,这与现代人的生育意愿不无关系。分析普遍认为,生育成本和城市新生代家庭的生育观念成为抑制家庭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不少年轻人担心抚养成本过高,经济能力不够,或受个人的生育偏好影响,令年青一代的生育率很难提高。

 

而这项措施,现在看来尽管极为紧迫,却杯水车薪。

 

这些数据中透露着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也透露着老龄化所带来的商机。

 

 

养老院现在的产业情况


在来看一组关于养老院的数据吧。

 

在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中,57%的养老机构床位规模不足百张,71%的机构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68%的机构收住人员为“三五”、五保及优抚对象。而在护理方面,养老护理员数量不足,而且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取消后,行业缺乏专业化鉴定体系。

 

这意味着未来的养老院不仅将供不应求,更加意味着养老院的服务标准和设施远远与中国需要养老的人群比例不成正比。

 

主要原因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吧:

 

1、老龄化速度太快,产业没跟上。

2、国家注重经济发展,在养老事业上投入力度小。

3、国内人群思想还未完全接受养老院。

4、现在老的那批人,大多数确实没什么钱。花不起钱,养老院收入有限,无法成为健康的产业。

除此以外养老事业还有很多很多细节,例如护工不足问题,还有医疗问题等等,篇幅所致没法详细拆分那么细。

 

简单说根据以上特点表明,养老院也需要给予时间逐步的发展,至少等我们变老的时候,应该基本都会成为类似于泰康之家那种形式的,但门槛却会降低。

 

可这样就需要在未来10年20年呢,就需要很多人来投身养老事业,这样才会促进养老事业的良性发展,并且投身于养老事业也代表着未来会赚到丰厚的利益。

 

在那个时候,老龄化社会依旧,我只希望养老院不用摇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