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账号如何人格化?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如何做好公众号的人格化运营,什么叫人格化?就是让你的账号变得有感情有温度,个性鲜明,甚至成为用户的朋友,为什么要做人格化?
它有四点好处
一
第一点是商业变现更容易,怎么理解呢?人在消费的时候最重要的参考意见往往来自自己的好朋友,我信任你,你推荐给我的东西我就会放心购买,所以人格化的新媒体更容易变现,是因为读者不把你单纯当做一个号了,而是把你当成他的一个好朋友了,对你产生了信任。
二
第二点是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人格化的内容它的语言往往更有温度,更有性格,更有意思,这样的内容更容易就把读者带入。
三
第三点是增加关注,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喜欢上一个平台可能需要很久,但是喜欢上一个人可能只需要五分钟”。用户可能对人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对内容的认可,就比如你是某个账号忠实粉丝,无论它发什么内容你都可能会点进去看一下。自媒体就是有这种好处,一个机构媒体人格化做得好,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四
第四点是增加辨识度,如今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做媒体人,每个账号都可以看做一个媒体,单单公众号的数量就已经是千万级别的,所以内容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在这个时候,你的账号做了很好的人格化的运营,这一点就可以让你的账号跟别的账号和内容区分开来,差异化的效果可以让用户记住你。

如何做好账号的人格化?
人格化 第一步
首先你要给账号取一个好的昵称(并不是公众号的名称),因为昵称在人格化语言中需要高频使用,比如说毒舌电影的昵称为毒sir,在每篇文章中它都会高频出现,比如sir在昨天看了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推荐给你怎么样?这个昵称其实就是小编和用户的交流的一个代称。
如果没有这个昵称会怎样呢?
账号就会变成很“冷”,上句话就会变成“毒舌电影昨天看了一部电影,推荐给你看怎么样?”。用户看这样表达就会感觉不和谐,这样的表达就没有办法进行人格化!
另外再给用户取一个昵称,很多偶像明星的粉丝都会有一个昵称,这样给人的感觉可以拉近距离。科技账号差评给自己的昵称是差评君,他文章中自称差评君认为怎么样,而它的用户昵称为差友!
他的每篇文章开头就是说差友怎么样,差友晚上好之类的问候语,这样可以给用户一种亲和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人格化 第二步
第二步是确定一个昵称之后继续进行人格化设定,根据这个昵称和自己的公众号的定位给这个昵称赋予一定的人格,这个人格不能是虚的,它应该是一个很具体的东西,换句话说你让用户把你当做一个什么样的“好友”。包括语言特征、性别、年龄层、思维习惯,优缺点等,你将这些融入到你的公众号中去,它就会有非常清晰的人格化界定,对应的品牌偏好也随之变得清晰具体,比如毒蛇电影的人格化形象就是一个热血青年,语言幽默风趣,喜欢用调侃戏谑的方式表达观点,平时敢说真话毫不避讳。
这样的人格化设定后,账号就像是一位好友一样在用户的列表里。
人格化 第三步
第三步是说“人话”,以前的媒体表达观点的时候总是一些晦涩难懂空洞无物的话,比如官话套话文绉绉的话等,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容易理解透彻,这样的内容不适合大众阅读。
其次说“人话”,它其实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态度。传统媒体在向用户呈现内容的时候,经常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人格化的新媒体必须破除这一点,要像朋友之间的聊天一样,
用朋友的口吻表达观点,这样容易理解和交流。
人格化 第四步
第四步是加强互动,这是人格化必须要做的,有很多公众号其实像一个高冷的机器,你后台跟他对话,他要么不理你,要么就自动回复,文章基本上也没有读者留言,甚至是公众号也不给用户精选留言。这就是典型的非人格化,你要做人格话就正好相反,人是可以交流的,交流又是双向的,读者和你交流你应该有所回应,所以大家平时多去后台回复消息和留言,而且认真回复,时间久了他真的会把你当成自己的朋友,经常会过来给你留言。
人格化 第五步
第五点是要有点人情味,这个东西比较抽象,都是在一些细节中体现,比如在节假日的时候你给大家送一下祝福,周五的时候你给大家说一下周末愉快,天冷了提醒大家保暖等等,跟用户培养感情,是增加黏性的一个好方法。
这些东西不需要费尽心思去做,也不用单独推送文章,你可以在文章开始或结束的时候就稍微提,你就这么不经意的提一句,就跟其他账号区分开来了,然后用户感觉自己在这里被重视,然后感到很温馨。
结语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最后提醒的是人格化形象设定后就不要变动,你如果经常变的话,其实对一些老用户或者是忠实用户来说,你让他觉得你人格分裂,恒久稳定的风格才能让自己的标签人格化形象深深地贴到用户的脑子里。
为什么要关注我们?
因为我们就是你!



点
阅读原文,进入交流中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