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抖音电商对新人不友好,归根结底是系统迭代速度快过认知迭代速度。
和团队一起做直播,认知要跟执行力要统一,但在这二者之间有个桥梁,就是感知,而感知又包含了算法思想和算法路径。
这篇文章是来自群响会员李荣鑫,牛人星球球长、抖音生态哲学家的分享,
他将用实操案例,一步步为大家拆解抖音电商的算法感知到底是什么。
期待对各位有所帮助,信息量很大很干,请注意收藏转发给同事。
前言
一、抖音商业化
1.产品即内容;
2.人群即价值;
3.理解才万岁。
二、红利阶段
1.选手稀缺;
2.算法认知;
3.人才储备。
三、抖音电商里的新人
1.单一要素与多要素;
2.内容创作能力与组织能力;
3.人才泡沫与人才排雷。
四、算法思想
1.直播带货的本质;
2.直播间运营话术;
3.抖音电商的本质。
五、算法路径
1.抖音的流量推荐的逻辑;
2.周期性的排名校验。
六、经验性结论
文章约 7K 字
阅读时长约 14 分钟
01 抖音商业化
1
第一阶段:供应链为王,产品即内容
2
第二阶段:用户画像为王,人群即价值
3
第三阶段:算法感知为王,理解才万岁
02 红利阶段

03 抖音电商里的新人

1
单一要素博弈>多要素博弈
2
内容创作能力要求>组织能力要求
3
人才泡沫挤压>人才排雷需求
04 算法思想
1
直播带货的本质

2
直播间运营话术

3
抖音电商的本质

05 算法路径
1
抖音的流量推荐的逻辑



2
周期性的排名校验

06

总结
1.红利阶段可以做的两件事:第一、提高企业识别人才的能力;第二、提高自己培养人才的能力。
2.直播卖货本质上不是服务所有人,而是服务那些符合游戏化购物的逻辑,并且有一定的社交服从性的用户。
3.影响力六原则:互惠性、稀缺性、权威性、一致性、偏好性、共识性。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