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结束的AWE上,各大厂商争相斗艳,关于家电、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慧娱乐、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诸多领域的创新成果让人应接不暇。

  在众多品类中,搭载诸多黑科技的智能家居产品最博眼球,伴随智慧家庭理念的扩散,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系统及智能硬件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首当其冲的就是家庭安防产品,像家庭智能摄像头在今年AWE上就成为品牌方争相着力的焦点。

家庭智能摄像头,智能家居的又一个爆发点?

 

1.家庭智能摄像头需求猛增,如何撬动市场让行业犯难

  智能家居的爆发已然不短,但因为智能家居并非一个单品,其要素具备“硬件+软件+内容+生态”,所以就注定智能家居即便爆发也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从点到点,从点到面的过程。

  在这几年里,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智能插座等产品如走秀般进入用户家庭,而当下据市场数据显示,智能摄像头作为智能家居的下一个爆款正渐渐浮出水面。

  在IDC发布《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亿台,同比下降1.9%。

  具体到智能单品,像一直维持不错增速的智能音箱,其销量3676万台,同比下降8.6%,而家庭安防监控设备却实现出货量猛增28.6%,成为为数不多增幅达到20%以上的品类。

  关于家庭安防监控设备当然也不是什么新品类,但市场规模一直未能有效提升,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虽然2020年我国整体安防市场规模接近万亿,然而家庭安防的市场规模却远远不及金融、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

  与国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欧美国家,据此前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智能家居调查–监控摄像机”数据显示,在美国、英国、德国及法国家庭智能监控摄像头渗透率接近33%,也就是每3户家庭就有一家配备智能监控,智能监控设备成为众多智能家居产品中第二受欢迎的存在。

  而国内方面,截止到2018年家庭监控设备总体渗透率大概在10%左右,相比之下市场空间巨大,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大量玩家开始向智能监控设备靠拢,随着新玩家不断涌入,行业相关问题也开始暴露,比如同质化、价格战。

  一方面,这是家庭监控产品趋于“成熟”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表示行业正出现“瓶颈”。或许也是迫于无奈,在市场没能完全打开之前,大量玩家的到来,使本就不宽的马路上人满为患,如何突围或者说如何进一步开拓市场成为众多玩家的一致方向。

2.语音交互、人脸识别、高清预警,家庭智能摄像头还要什么?

  回到智能摄像头产品本身,在功能上做出突破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空间,从清晰度到交互方式到人脸识别到智能预警再到无线充电和超长续航,功能已经趋近“饱和”,于是我们看到部分品牌开始另辟蹊径,既然向内不行,那就向外。

  1、时刻满足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简单来说,就是智能摄像头不能再只是承担其本职工作,就好比当初的智能音箱,不能只是一个“喇叭”。

  一开始家庭摄像头的“本职工作”是“防盗”,但毕竟家庭报警只是小概率事件,所以行业必须突破传统安防报警的思路。现在防盗之外,用户对它又提出了更多细分需求,比如看小孩、看老人、看宠物。

  这是消费者已经将智能摄像头当做日常生活“常态化”的一部分。在用户深入了解产品之后,产品监测的流畅度、清晰度早已是基本中的基本,“能看到、能看清”也早已是过去式,尽可能做到极致才是他们的诉求。

  怎么做?满足这些要求,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视野”。

  在解决视野问题上不同品牌有着不同的思考,比如华为,去年华为在家庭智能摄像头上开始融入手机照相技术,海思智慧视觉芯片的加入、图像增强技术的应用,都是在围绕画面画质做文章,让内容更清晰,这也是华为的优势领域;

  而360则采取“物理方式”解决视野问题,此前360发布新款产品最大亮点在于“无线供电”;

  相比华为、360,施耐德电气则选择直接扩大云台活动范围,这一方式暴力但直接,对比目前市面上的双云台摄像头,绝大部分垂直视野都在90度以内,像360、萤石多款产品,分别支持的最大垂直视野都是75度,个别产品能达到95度,施耐德电气直接将垂直角度干到了150度,这也是一个极致。

  而7米红外夜视功能的加持无疑大幅提升黑暗中的视野范围。

  显然,品牌方也都知道无论用户要做什么,视野保障是前提。

  2、要“连接”更要“联接”

  从市场消费需求来看,用户对家用智能摄像头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产品需求已经由单品智能升级到了全场景的互联互通。

家庭智能摄像头,智能家居的又一个爆发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