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唱,SEM联盟特约撰稿人

原创投稿,非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投稿请联系栗子君QQ:326880138

作为一个长期混迹于各大竞价群里吃瓜群众,经常看到群里的有这样的哀嚎:老板又说你得努力呀,瞧瞧那谁,回家就弄账户。老板让咱们端正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有木有发现这句话特别受老板欢迎,那这句话到底是真好还假?俗话说的好:是乌鸡还是母鸡炖出来尝尝,那么今天咱们就扒一下这句话的真假!

“态度决定一切”出自罗曼.W.皮尔《态度决定一切!》一书,该书是成功学的代表作,它倡导成功要有目标,要有信念,在生活中要有积极的态度,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不可否认,这句话带着广大群众,做了不少年的中国梦。

态度在心理学上是这样解释的:是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换句话说态度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感觉(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和认知(cognition)。

感觉就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同情、厌恶喜欢等;行为倾向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应;认知就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描述。刚从德云社学完作文的小编造一句话大家就理解了:我认为所有竞价员都是勤奋的、努力的,所以我很喜欢从事竞价这个工作的人,并且因而产生敬佩。态度就是你对这件事的反应方式(积极地、消极地…),并通过你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体现出来。

首先从高二政治课的角度上这句话就错了——态度决定一切,强调了意识的具有能动的反应,看到了意识的巨大力量,但实际上违背唯物主义。篇幅所限,小编就不解释了。

如果一切这个概念太虚的话,咱们可以换一个最贴合的词语——行动,态度决定行动。

美国众议院在一次无记名投票中曾经以绝对优势通过了一项新的议案,然而片刻之后的记名投票中却以绝对优势否决了同一议案。在名记投票中,对批评的畏惧歪曲了其真实的观点。如果我们并不是按照自己所说的来做,那么对于试图通过态度改变行为的努力通通以失败告终就不足为奇了。

行为和我们所表达出来的态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者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任何场合下,引导我们做出反应的不仅仅是我们内在的态度,还有我们面对的情境。想想自己对账户的身不由己你就明白了。但这里引申一下,作为营销人的我们,给消费者营造一种什么样的环境,才能使他们改变已有的态度,做出购买的选择呢?欢迎大家留言。

那么态度何时能预测行动呢?

第一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最小(美国议员屈于权威而做出想法的投票);

第二种:态度针对的具体的行动(为了健康我要跑步);

第三种:当我们清楚的意识到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某一些事提醒我们牢记这一点,或者直接通过经验意识到达这点——见到熟人会打招呼)。

态度根本决定不了一切!


所以,当你老板再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可以很理直气壮的说:您说的对,我马上加班做这个。为什么?当我们知道生活有种种的不快但是依然热爱生活这才是活着的真谛呀!带着老板一起做中国梦,老板才会给你加钱。

SEM联盟 一个专注SEM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赵阳竞价培训20期报名QQ:326880138

SEM联盟竞价交流QQ群号:541034492   敲门砖:微信

点击关注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