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闺蜜去逛街,看到对面走过来一群人,人手一杯xx奶茶,大概率她们也会去买。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从众心理。“这么多人买,一定还可以”,也是很多网红店火爆的底层逻辑,用排队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影响力》这本书中提到:人在群体中行为往往会受到他人影响,甚至会根据周围人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反应。
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经典的文案都利用了从众心理:
1、3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
——拼多多
2、7亿人都在玩的短视频
——快手
3、连续5年
全国销量领先
连起来可绕地球十圈
——香飘飘
4、高端销量遥遥领先
一年超过1亿5千万被妈妈选择
——飞鹤奶粉
5、年轻就去SUV
——别克
有时候,从众心理不仅仅是销量上出众,还会按“年龄、阶级、性别、地区、性格、喜好等”不同的因素,表现为圈子或者群体,比如你的骄傲感、虚荣感、归属感,都会因为这样的文案产生共鸣,从而购买和加入。
6、更多年轻人选择的拍照手机
——OPPO
7、我们的精神角落
——豆瓣
8、累计销量超过XX件
——淘宝(各种产品)
“扩展思考”
利用群体说服,要调动群体的元素。关键字提炼有:销量领先、XX人都爱的、试过的所有人、好评量最多、100%的父母/上班族、卖爆了、抢疯了…
运用从众心理,很多的标题可以这样写:
“300万粉丝都买过的一件毛衣”
“100%女生都喜欢的小摆设”
“卖爆了的韩式鸡肉卷的做法!”
\”星巴克猫爪杯遭哄抢,众多网友凌晨4点排队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