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由3W咖啡主办,有米科技App Growing联合热云数据成功打造“数据掘金”广州站线下沙龙。App Growing产品负责人冯珏曦此次分享的主题是“移动营销时代如何驱动用户增长”

冯珏曦表示,目前的用户增长工作已经由过去PC时代的粗放式增长过渡到现在移动时代的精细化运营增长所以本次分享也围绕这个主题,冯珏曦重点讲了他对用户增长本质,增长渠道和增长团队搭建的一些理解和看法。以下为分享内容的精彩呈现:

 

首先,冯珏曦先跟在场的朋友分享了他对用户增长的一些观点。他表示“任何不依托产品核心价值所做的增长功夫都是耍流氓”,因为要使用户能够形成自然增长的势能最后指数级增长,都是依托产品的核心价值,同时除了让用户了解到产品价值,还需要通过一些传播的方法,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了解产品价值。



接着,冯珏曦也提到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强调增长的重要性,同时“增长黑客”这些词也变得越来越流行,其实这是跟市场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他分析到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已经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彻底过渡到现在的买方市场。而这些过渡变化,也意味着过去生产制造商的“以产品为中心”变成“以用户为中心”,这一变化从电视行业就可以感知的到,90年代电视产商都是只要生产了质量好的产品,都不愁卖,但是现在除了质量好,还要求产品具备符合目标用户的标签,所以像小米,乐视等新一代互联网电视随之崛起。另外在营销渠道方面,也由过去的线下单一渠道,逐渐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发展成多种线上线下集合的渠道



同时也正是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增长思维也发生了转变,也已经由过去的从“吸引用户认知——引起用户兴趣——用户对产品产生渴望并且评估——用户产生购买行为”的漏斗思维,转化为增长思维,即一个产品的增长一开始由一小群热爱产品的忠实粉丝,逐渐变成乐于试用的用户,这次试用的用户基于对产品的认可进行对身边朋友的口碑传播,最后再逐渐扩散到整个市场。所以漏斗思维是除法的思维,而增长思维是乘法的思维。

 

再接着,冯珏曦也说到增长也逐渐变成一门科学,而科学是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所以他也列出来一些持续增长所需遵循的原则,包括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的MVP,AB测试和留存分析等。同时他也用“**”的例子重点分享了对于“乘胜追击”这一点的理解,即对于一些能够有效吸引用户的渠道,需要加大投资,收割第一波红利。



除此之外,对于大家感兴趣的有哪些渠道可以有效驱动用户增长,冯珏曦也罗列了目前市场的一些主流渠道,包括百度SEM,应用商店优化(ASO),信息流广告投放等。同时冯珏曦也结合在推广“App Growing移动数据分析平台”时所用的一些渠道方法,来进行案例分享。例如他提到在产品冷启动的时候,并没有做过多的付费推广,主要还是一些精准的用户Q群和微信群的软广植入,当产品用户能够维持每天的稳定增长时,说明产品已经受到用户的认可和口碑传播,此时再进行付费推广,有利于产品的指数级增长。

 

最后,关于团队文化,冯珏曦提到说客户增长团队的搭建一般通常都会围绕客户旅程展开,通常来说客户的旅程是“客户认知——客户需求评估——客户获得成功”,所以围绕这一个旅程,冯珏曦也说到增长团队的人员架构可以分别去满足旅程中的不同人员需求。例如团队的产品运营人员,主要工作应该是如何在客户心中建立对产品的认可。产品经理则需要多花费时间去琢磨客户的需求是什么,而客户成功经理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客服,更重要是如何帮助客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对他们的业绩有提高。同时冯珏曦还强调了增长团队的文化,例如数据比观点更重要,持续学习,快速迭代。


黄金分割线

双旦惊喜,终于到了开奖的时候了,感谢大家积极参加上期“10大工具”文章的分享活动!恭喜以下5位朋友各获得App Growing 高端定制保温杯1个。另外,中奖的朋友记得在本微信后台回复”姓名+手机+邮寄地址“,我们会在3天内为你寄出奖品!


中奖名单在此


叶*伟  158****0822

林*凤  136****5240

冯*如  159****9838

张*庭  155****2971

卢*昕  156****9145


小提示:此文章由 App Growing 原创,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