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又在翻一本关于自媒体写作方面的书:
《文案觉醒》。
这本书大概是在2017年年末买的。
不知道那会儿是被一时焦虑情绪所影响,还是自己真的想读这本书,我只记得那个春节,在去往浙江的高铁上翻了好几个小时。
至此以后,再也不曾翻动过。
在我的书架上,一放就是一两年。
那时候,我还在毕业后的第一家公司,一边负责线上网络推广,一边负责公司的公众号运营。
从高中开始就学着写东西,写日记。
原以为我会在文字的世界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却不想,文字,却是我自工作以来的第一场噩梦。
我喜欢写文字,可我不喜欢给公司写文字。
看着自己一手写出来的内容被领导否定再否定,没有人能听见你内心那本就敏感的神经一次又一次的颤抖。
每一个加班赶稿写公众号的夜晚都让我记忆犹新,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那飞驰的汽车,闪烁的霓虹,与那深邃的天空,总会默默的回想起很多事,我究竟在做些什么,有什么意义,要不离职吧。
可我会什么呢,好像什么都不会。
在现在的我看来,给公司写文字依旧是件压力极大的事儿,
公司领导是不需要什么修辞抒情的,在他看来那都是无病呻吟,毫无意义。
公司只喜欢那种能够立即带来商业价值的文字,能够立即产生收益最好,一定要写公司名字,一定要放公司产品,这里放大,那里加粗。
每一篇写好的文字都要经领导审阅之后,改完一遍,早已是体无完肤,而我,无非是台机器罢了。
领导站在台上**彭拜,而我只配当台下那个默默记稿子的人。
《文案觉醒》这本书怎么样?
大概240页,花了两三天,读了一半。
说实话,内容一般。
就当是给写字提供一点思路罢了,若说切切实实能够学到很多东西,那可是少之又少。
通篇内容,无非讲如何给公众号命名,如何定向,如何排版,如何梳理文章构架。
又讲了当时世面上风靡一时的公众号大V(有些已经死掉了。)他们公众号如何如何好,如何会写标题,如何进行文字创作。
嘿,我真是对此感到不屑。
先说公众号取名,一个简洁、易记的公众号名称很重要?
重要,是很重要。
公众号名称就得一定得简单,易记?
那可不一定。
我关注的几个公众号名称,都是莫名其妙,有好几个,我至今都不知道它公众号名字里面某一个字念啥,可我依然时不时的读他写的文章。
我喜欢这个号,不是因为他的名字,而是他的内容。
文章标题重要吗?
重要,是很重要。
可我也不愿意为了点击率,而去取一些耸人听闻,一惊一乍的标题,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
是我不会写吗?也不是。
作为一名广告从业人,写点骗点击率的标题,或多或少还是有这个本事,只是不愿意做罢了。
对于一名自媒体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内容!
任你公众号名称多好,标题再吸引人,排版多舒适,内容垃圾,那就是垃圾。
若你头也空空,肚也空空。那不过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虚有其表,徒有其名。
这种文字创作,难难难!
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媒体内容创作,那是一条极为难走的路。
就算你肚子有货,那也有写空的那天。
然后呢?无内容可写。
全网一通复制粘贴,这里抄抄,那里改改,东拼西凑的写篇文章,就为对付领导,就等那声“可以了,发吧。”
然后早点下班。
这样的内容创作是极为无趣,而有毫无价值的。
如何写成一篇文章?
我至今都不知道。
我只是习惯了一边走路一边打腹稿。
我今天可以写什么主题,应该从那几个角度写,表达什么观点,可能会用到哪些语言词语。
然后,开始动笔,凭感觉,凭经验,一路往下写。写成什么样那就是什么样。
市面上搞写作培训的一大把。那些课程有意义吗?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写作是件及其花时间的事儿,你写下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成语,每一次停顿,那都是你所经历的人生,你曾经读过书,走过的路。
写作,就是要把你所经历的人和事呈现在纸上。
一个短暂写作培训班就能搞定?15天就能速成?
我不信。
世界上总有人喜欢把事情复杂化。明明一篇简单的文字就能搞定的事儿,偏要东拉西扯,遮遮掩掩的说上好几天的课程。
一篇文字创作是怎样出来的?
无外乎:
确认主题;
确认环境;
观点一,事例支持;
观点二;事例支持;
观点三;事例支持;
文章收尾。
一篇文章的框架莫过于此,难吗?不难。
那什么难?
写出一篇满意的文字内容出来难。
一栋房屋,若没有地基,那也是空中阁楼,空有其形,**,中看不中用。
自媒体内容创作,这本就是一条不好走的路。
持续的输入必不可少,读文学,读历史,读商业,读杂志等等。
长期持续性的输入,才能够让你在需要的场合,游刃有余,信手拈来。
而这一切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淀,与长久的坚持。
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去雕刻你的文字,直到有一天你的读者看见某篇文字,就说“额,这文字就是你的风格。”
2020年7月04日 0:30
20岁青年:偶尔职场,偶尔生活;
偶尔鸡汤,偶尔沮丧;偶尔励志,偶尔卑微。
20岁青年
用文字写尽我这一生

谦逊 | 务实 | 不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