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优化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小白阶段,什么都不懂。
搞不懂广告投放逻辑,搞不懂什么是ecpm值,搞不懂各个出价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甚至连广告后台的一个产品工具如何使用都不知道。
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广告优化师这个岗位真是门技术活,要学的东西真多,你会觉得那些消耗几百万的同事,真厉害,同时对接那么多账户,各种问题都懂。
第二个,进阶阶段。
做过很多客户,开始有了不错的消耗量,对广告系统、产品工具也很熟悉了,手里有了大客户,或者在某个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某个行业你知道怎么投,适合什么素材,该用什么标题,这时候就爱讲方法论,会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总结。
第三个,成熟阶段。
广告投放好像就是那么回事儿,别人叫你帮忙看看账户,几分钟一通顺下来,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每天看着他们在群里聊来聊去,想搭理两句,又懒得搭理,“这个问题还要讨论吗!讨论了有啥用”“这个问题很简单啊,为什么还要问”。
广告投放,越做越简单。当然,是因为真的懂了,有些能做,有些不能做,有些行业就是适合,有些行业就是不适合。
昨天有个销售同学,叫我帮他看账户,说一个账户跑了一个月了都没啥量。他把端口给我,我就帮他过了一遍广告账户。
直接看广告投放页面,拉它近一个月的投放数据,看他转化目标,再看投放广告创意素材及落地页;
然后点进广告编辑页面,看他用户定向,及广告创意页面设置。
这样一通下面,整个账户情况就基本明了了。怎么调整怎么优化,也有了些自己的思路。
然后我再告诉他,怎么怎么调整。
今天下午他给我发信息说,账户投放情况果真有所好转,说我很厉害。
我赶紧说:“别,账户都是你自己做的,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广告投放中,你有没有遇到以下这些情况:
建议出价:系统根据当下大盘流量竞争及你的账户情况,建议你出价200,而你目标成本才100;
学习期:系统显示当前计划未过学习期,非优质计划,但是这个计划能跑量;
计划诊断:计划诊断判定当前计划转化率低,但实际转化成本又正常。
这些问题很常见吧。
那你要不要听系统的把出价提到200试试?
当然不要了。
你的目标成本才100,把出价提到200,有可能会有量,但是成本情况是不可预知的。
建议出价。
就建议出价这个功能而言,对新账户来说,建议出价是不准确的,因为你账户本身没有数据支撑,系统给你的建议不一定是对的,而有一定投放数据的账户而言,建议出价一般都是偏高的,因为建议出价的判断依据是根据整个大盘相关行业的投放情况进行出价,但实际上,相关行业的差异性是极大的,比如说投放区域不同,投放产品不同,投放活动不同,所以建议出价一般是不准确的。
本质上来说,系统给的参考建议,都是在理想环境下,判定一个广告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跑量,但实际情况下,影响因素太大,所以,建议出价可做参考,不可全信。
再说学习期。
什么是学习期。
以转化作为优化目标的广告计划,开启投放过后,就会自动进入学习期,学习期有且只有一次,不可逆,不可二次进入。
学习期通过的标准:开启投放4天内,累计转化数超过20个。
有经验的同学会发现,在实际广告投放中,大部分广告计划好像都很难通过学习期(多以表单收集内为主)。
那这些未通过学习期的广告计划,就代表不好吗?就被系统判了死刑吗?就应该被关闭吗?
不是的。
我建议你,再等等,只要这个广告计划有转化数,且成本在正常可接受范围内,那它是否通过学习期又有什么关系,继续留着让它跑呗。
在实际广告投放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学习期失败的计划,同样能够跑的很好,甚至是整个账户的头部计划。
计划诊断。
广告计划投放一段时间后,系统会对这条计划从出价、定向、素材、预算等几个维度做出评估(近两个小时内的投放数据),判断这条广告计划的好坏,并给出投放建议。
计划诊断有没有价值呢?
有价值,它能够实际评判一条计划的好坏,如果你的计划一直不起量,那么参考一下系统给的参考建议还是有价值的。
但是,过分相信系统给出的建议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儿。特别是甲方客户,容易犯这种错误。
举个例子,一条广告明明跑的好好的,能跑量,转化成本正常,系统建议说点击率过低,客户就嚷嚷的给乙方优化师说“哎呀,系统说我们广告点击率太低了,赶紧改一下标题。”
作为乙方优化师,你敢改吗?
你动都不敢动!
一条广告计划明明跑的好好的,你动它干嘛?你改了标题,或许这条广告就死了。改了标题,要触发重审,重审能过吗?未知。重审通过了,还能跑量吗?未知。或许还不如当下呢!
甲方客户为什么希望改标题,提高点击率,点击率高了,点击成本就低,花同样的钱,进来的客户更多。
但是,在实际广告投放中,往往会发现一点,一条广告,要么点击率高,转化率低,要么点击率低,转化率高,你回想一下,你所经历的是不是这样?
从ecpm值竞价广告来看,
ecpm值=ectr*ecvr*bid*1000
只要广告能够跑出去,说明ecpm值是够的,那就行了,管它是ectr高,还是ecvr高。
所以,做广告投放你要记住一点!
系统提供的所有产品工具都是起参考价值,系统给的每一条建议都是参考意义,而最终是否要实际操作,选择权在你。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