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就开始传说要进入中国大陆的ASA,终于在今年来临了。
2021年7月21日,苹果中国区的在线搜索业务ASA正式商业化,终于在中国又赢得了大家的关注,在大陆掀起了一场流量的竞争高潮!
毕竟,在国内流量红利出现的机会尤其是大平台的流量红利机会相信不会太多了。
本次ASA在中国大陆首先推出的是基于点击的搜索广告,采用关键词竞价的方式,关键词出高价者有机会拿到更多的流量。
这样一种模式会让不少人觉得,ASA的投放岂不是很简单?
投放操作的流程:不就是筛选出合适的关键词,然后对应关键词出价,只要价格高者就能源源不断获得用户流量,由于都是基于搜索进来的用户,用户质量相当高,产品盈利指日可待!
但因为是在一平台内竞价,广告主众多,竞价模式会导致竞争激烈,用户成本骤升。
一般广告主都期望优化师或代理商的投放达成这样的目标:
1、用户激活成本恒定或更低;
2、用户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量级越多越好。
基于这样的目标背景,如果简单的提高目标关键词的价格去获取流量,又怎能确保用户激活成本恒定甚至更低?
更别提因为用户成本的增加,还要达成规模量级的目标,能维持原来的量级导入规模就不错了。
所以,在苹果应用商店这样的竞价模式下,优秀的投手就更有机会能脱颖而出,毕竟要达成广告主这两个业务目标还是需要一定的办法,对投手的个人能力还是有要求和门槛的。
ASA优秀的投手一般还会:
3、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用户成本的投放时间段或者展示规律
ASA的出价并不是每次都能获得流量,但也不是每次都不能获得流量,这里面的规律需要优化师在价格、时间、展示量、点击率和转化率这块做分析。
在合适的点位和价位获得精准用户,从而让用户成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肯定属于精细化的范畴。
4、站在苹果应用商店的角度,借鉴国内应用商店的算法模式
在ASA投放的时候,如何去思考苹果应用商店的算法,将劣质的流量进行过滤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比例,这个也是对用户成本降低的一个有效举措。
5、拓展更多的差异化相关关键词
差异化关键词的拓展,这里涉及关键词的横拓、目标关键词对应的统一概念词、关键词的简称、长尾流量词等等,通过一系列可能对手想不到的词进行出价,除了能提升量级外,最主要是成本还能比较低。
差异化关键词的拓展,需要和产品有一定的相关性,盲目差异化,用户成本固然较低,量级也不少,但是最后因为用户质量不够精准,也会导致roi不能达标。
6、了解苹果应用商店的算法,充分借力商店内部的流量
这个怎么理解?
事实上是首先不要因为ASA来了,就放弃了ASO。
毕竟ASA的投放是只能获得关键词搜索后的第一个位置,并且还带有“广告”标识,在转化率上不同的词带来的效果有所差异。
而ASO的投放本身对关键词搜索和商店的榜单还都能起作用。
这样一看,ASA和ASO这一对投放“孪生兄弟”在获取流量的时候不是不能兼容,而是还存在互相配合的余地。
配合得好的话,它们会是一套获取流量的优质组合拳,用户量级提升、激活成本降低、压制竞品等均都不在话下,一箭三雕!
ASA投放目前部分产品还是有很大的流量红利,成本和量级俱佳。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