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应用商店我这两天的投放,消耗不断在加大,加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媒体的规则开始起作用了:

1、它开始让我获量困难,估计就是在暗示我需要提价了;

2、它开始让我看到计划的下载率在不断提升;

3、它开始让我看到下载到注册的转化率在变低;

下载率提升,注册反而在降低,嗯嗯,说明了什么?

想想,仔细想想,突然背后感觉有点冷。

4、后端上看付费用户占比在有所下降。

……

投放消耗大了,媒体知道你目前是roi还不错的广告主,所以在这里会开始想着怎么引导你来加大投放,想着来“吃我们的预算”。

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直曲线向上的路子,毕竟大家都不傻,所以肯定是过山车式的路线,会有个此消彼长、推来挪去的过程。

所以,要破此局,如果还是照着原来的策略进行投放,那就是按照着媒体的路线去走!

所以,变化是唯一的出路!

只有开始变策略,才能路通!

那该怎么变,我想过的几个策略:

4、多开账户不行;

只有联盟流量可以多开,商店流量不给予支持;

5、寻求媒体的其它工具帮助,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目前还没达到;

6、那还能怎么不按媒体规则的路线去走?

关于这点确实想了好久,既然第5和第6这两种类似于向外寻求变化的招数不灵后,只能往内部、往投放系统内部去考虑怎么破局?

在媒体平台的投放,目前的线路、方向等媒体是清楚的,但投放底下的逻辑它未必非常清晰,那我能怎么换投放的逻辑形成新的获量策略?

a、变化1,换方向:目前投放的方向要变,不再主打那些已经尝试过的关键词和计划;

b、变化2,瞒定位:针对目标用户受众的心理特点,选择和产品相关、但不是最直接的需求点,在关键词上去进行变化,让用户能有联想的成分空间在;

c、变化3,混流量:采用搜索和分发混投的方式,来寻求流量端各个维度的均衡,不同时间段互为主辅的方式进行投放;

d、变化4,乱计划:怎么说,就是计划杂乱无章,争取乱中取胜。

建计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也会有自己对计划的归属套路,但是我习惯按自己基于算法考虑的方式去建计划,去分配计划、去观察计划。

abcd四样的结合后,真的有效!

虽然下载到注册的转化没有明显提升,但成本稳定,充值率还提升了。

说明基于abcd的策略调整后,还是能找到产品的目标用户人群,并且又将付费能力进行新的拉升。

想到的这个点,不单单就近几天的一个破局,而是可以将这个投放的策略方法一直用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作为一种调整账户的策略来进行布局。

更可贵的是,它还可以用在不同的商店渠道、不同的产品投放上,基本都可以形成这样的一个方法论,只要媒体的算法不再大调整的话。

如果它真的又调整了,

那我还是去猜它、琢磨它,去和它“杠”起来:)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