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北漂这个词就开始被广为流传,后来”渝漂”、“深漂”等词也开始流行起来,“x漂“成了那些奋斗在一二线大城市外地年轻人的代称。最近我就在想,那么像那种在好几个一线城市都生活过而且还将继续去往更多城市生活工作的人应该怎么代称呢?后来我就想到了一个词,“国漂”。 何为国漂? 在各个省份城市生活工作,并且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城市,哪个城市适合当下的发展需求就去哪个城市,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因为更多地域的选择而获得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可能。 国漂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你可能觉得国漂颠沛流离、四海为家、居无定所,心累身更累,其实当你感受过了不同的城市以后,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世界并不是只有你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每一个或大或小的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与众不同,或是饮食,或是语言,或是风俗,或是遇见的那一颦一笑。当你身在其中你会发现原来和你想象的还不一样,其实那座城市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差。你生活工作的那一座城市,就像你口里正在咀嚼的食物,食物的成分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咀嚼出来的口感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别。正所谓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 国漂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反而会有一种经历世事百态的充实感。 根据地式国漂 以前我常常苦恼于自己没有找到一条可以看得见很远很远的路,似乎能想到的每一条路都不好走,都不是很长,都会遭遇各式各样可以想象的困难和阻挠,所以在坚持和放弃之间徘徊不定。后来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迫使我不得不在其中选择一条路,而最重要的就是城市的选择,经过N个日日夜夜的的思考,终于用后天的新式思想打败了20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我选择了一条“根据地式”国漂的路,即安定一方,四处漂泊。选定一个喜欢的城市作为根据地,然后去到想去的城市打拼,既安稳又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现在想来,其实那种看得见很远很远的路并不是很好的路,因为你都看得见很远很远了,你的重大机会在哪里呢?机会往往都在不确定中。 未来国漂人会变多 我想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一年年轻人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这就有点像资源整合,用自己有限的资源整合能整合的环境中更多的资源为己所用,以达到最大程度的跃迁。 就像互联网发展聚集的城市是北京、金融时尚的城市是上海、科技培训业发达是深圳、电子商务是杭州……你想获得什么样的资源,决定了你要“漂”在哪个城市。在一个城市吸收资源足够多的时候可以促进自己在当地有一番天地,或者带着这些资源可以去到别的城市开拓新天地。如果一个城市的资源不够,你可以获取两个城市、三个城市……我国各个城市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还是很足的,可以助你力挽狂澜。 最近深圳女孩搞钱的文章特别火,讲的是北京女孩在一起聊的都是八卦、男人,深圳女孩在一起聊的都是怎么搞钱,什么男人、八卦没啥可聊的,没有聊钱来劲。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要搞钱的“深圳女孩”吧,这些女孩或许就是国漂的一份子。 不受一方地域限制,你选择国漂也可以实现安居乐业,而且这种安居乐业与众不同,因为你总是做着别人想做而没做的事情,愿你也国漂一生,无所畏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