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阿里巴巴将“光棍节”包装为”双十一购物节”,自推出以来屡破销量纪录,至今已是第 7 年了。交易额经过 7 年的疯狂增长后,这场每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仍然方兴未艾。据阿里巴巴 2015 年最新数据显示,11 日当天的交易额达到了 912.17 亿元人民币(约合 143.1 亿美元),较 2014 年增加了 59.7%,这让 2014 年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创造的 20.4 亿美元的交易额相形见绌。
虽然这一在线购物节主要是存在于中国的一种购物现象,但它的影响范围已逐渐扩大,影响亚洲乃至全球的网络销售。国外的电商巨头们希望通过效仿阿里巴巴的营销模式来大幅改善当地低迷的销售状况,同时吸引精明的中国消费者。
推广先行
实际上,这场消费者争夺战在双十一前就已经打响。
随着移动购物在中国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增长点,购物应用已然成为争夺消费者的全新战场。购物节前几周,各大电商巨头(例如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及其竞争对手)的应用开发商者纷纷推出针对双十一的应用更新,希望借此来提升公众的购物热情。他们在每个应用图标上都添加了标志性的“11.11”字样,为即将到来的购物节宣传造势。
在新增的ios购物类应用分类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去年相类似,中国热门购物类应用的下载量在双十一呈现激增态势。利用 Store Stats,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猫的 iOS 下载量排名在双十一前的几周内迅速提升。10 月底,天猫的排名还徘徊在50 名左右。随着双十一的临近,这款应用的排名迅速跃居至第二位。
在双十一当天,中国 iOS 应用商店排名前 6 的免费应用中,有包括京东和苏宁在内的5 款购物类应用,这说明了购物节对中国消费者的强大吸引力。
软银在日本借用了阿里巴巴的促销手段
雅虎日本公司(其拥有者——软银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股东之一)与其合作伙伴在日本推出了名为“いい買物の日(购物好日子)”的本地购物活动。在日文中,数字“11”的发音与“好”的发音相同,雅虎日本公司希望借此复制阿里巴巴的成功。
全球速卖通在全球赢得大批用户
阿里巴巴的未来发展很可能是在海外市场,因为中国的零售商也已经学会了迎合更广阔的全球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全球速卖通为中国本土卖家架起了与海外买家沟通的桥梁,此次,全球速卖通也开展了双十一活动。全球速卖通已在西班牙和俄罗斯等国家/地区初步站稳了脚跟,并且在双十一当日面向部分精选俄罗斯零售商开放了平台,全球速卖通已稳步进入了海外其他大型市场。通过 Store Stats,我们观察到,全球速卖通的下载量排名(数据主要源自 Google Play)在巴西和印度等关键市场大幅飙升,这两个国家分别是 Google Play 下载量最大的第二市场和第三市场。
双十一:未来期待什么?
双十一活动在中国已经趋于成熟,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零售商将目光放到了更有潜力的全球市场。未来,我们有望看到中国的电子商务巨头开展更多针对海外消费者的促销活动。与此同时,外国竞争者也有意在中国的购物狂潮中分一杯羹,试图受益于富裕的中国买家高涨的购买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