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歇一歇,讲点关于\”人\”的。
上周状况还是挺波折的,导致停更一周。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上。
老天都给我开了一丢丢的玩笑。
Growth Hacking已经渡过了最早期的阶段,如今在各个互联网公司的扮演角色越发重要。甚至在日常生活、示威游行、政治选举上都被广泛运用。*上上周解读了香港游行的AARRR增长模型居然还被和谐(政治正确还被和谐),大家有兴趣可以私聊我要原文。增长模型的本质逻辑其实就是结合客观数据解读人类行为所作出的最优选择。
近几年最牛逼的一次增长实验应该是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那场操作了,Cambridge Analytica一战成名。至此,美国历史以及整个世界拉开了新的篇章。当时剑桥分析为Trump竞选定制了一套互联网精准投放的方案。它首先构建了一个性格推理模型,然后包装成了一份性格测试题丢给了一大票的美国公民去做,以此来筛选出最容易被煽动的成年美国公民,即摇摆选民。



一场基于互联网的增长策略产生了奇效,一举帮助Trump逆转局势。在互联网老兵眼里,这样的策略根本没什么新颖的地方,但是用于这样的场景,是何等巧妙。举这个例子,就是再次点醒一下互联网同行,既然连政客都开始玩起互联网增长,我们更要不甘示弱。那么在搭建增长团队前,我还是想帮大家梳理梳理思路,避免走进怪圈。
看了上百份增长岗的JD,这次想围绕Growth岗的定位这块发表个观点。
很多人喜欢把增长岗以technical skills去区分,比如技术型增长岗和市场型增长岗。这个区分从字面上看不存在任何问题,我们确实在生活中看到这两类群体特征。但从团队招募和配比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区分和定位或许是错误的。人们印象里,技术型增长岗的人更偏向代码层面上的尝试,而市场型的增长官则更擅长感性营销。但现实情况是真正所需的驱动技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想想最近还比较热门的face app,它的增长策略对于技术的requirements到底有多高?你能不能复刻?
–
因此,我把增长岗的定位重新分为,分发型增长-Distributor和优化型增长-Optimizer。前者开疆辟土,后者耕耘兴建。
D型增长,就是不断探索最佳的分发路径,看哪条路径能最优地触达到用户。打两个比方:当app需要外部做一些分发路径来获流,那么我们就会考虑是在Facebook上投放获客还是找到一些target apps换量效率更高;同样,我们App内部如果要向用户sell我们的VIP服务,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在app内部什么路径去曝光or分发我们的VIP产品以至于能最佳触达用户(即转化率最高)。所以,D型增长更擅长寻找新的增长机会/分发渠道/分发方法。
O型增长,则更擅长把开拓型增长找来的机会和渠道去进一步优化,让这些channel产生的效益最大化。O型增长对AB Testing的能力要求就更高了,在D型增长找到突破口的时候。O型增长需要对突破口不断进行实验测试找到最适合这个分发路径的内容,视觉以及衔接。
举一个例子,假设我是个在电商平台卖产品的。我在卖的过程当中遇到了瓶颈,我发现我在ebay和亚马逊每天只能出货1000个units。D型增长会去寻找wish这种平台去分发又或者会去美国一些flash sale的降价平台去清掉多余库存,而O型增长会优先去优化现有的ebay和亚马逊销量。
但当D型增长确认wish也能卖掉产品的时候,O型增长就会去考虑如何提升在wish平台的销量。这两个类型其实是两种性格。D型的增长天马行空总会想着去大胆尝试新的东西,O型的增长更耐心且相比追求细节。两种独立还带点相斥性的人格是不会平衡地落在一个人身上的,总会有侧重。更偏向于哪个方向,就应该把时间好好放在那个方向去开拓。切勿顾此失彼。
不正确的岗位定位势必会造成你招的人的重叠几率会过高。想象一下,你的阵营里全是清一色D型增长,你可以开拓出N个有效的渠道,但是却没有人愿意会为此精耕细作。如果你的阵营里全是清一色O型增长,你的现有渠道很棒,但是遇到了瓶颈,突破枷锁就会成为很头痛的事情。总之,明确知道自己项目到底需要什么类型的增长岗人才,再去针对性寻找对应的增长岗候选人才会事半功倍。不过概率上说,优秀的D型增长确实要比优秀的O型增长稀缺得多。如果你正好有这样的一位D型增长骨干,请务必珍稀。
如果大家有兴趣来我这边投岗呢,欢迎。我这边正好在物色一位有5年经验的D型增长候选人(工具出海方向的产品)。即使我没有成功和你牵上线,根据你的简历帮助你匹配一些别的公司也是可以的。
–
结尾前,给大家提个醒。2019国内新的广告法违禁词已经出炉了,对大伙来说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切勿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用错表达方式从而触发广告法底线。罚款方面可是20万起。反正现在线上看到的营销话术90%都是违法的,那些\”顶级\”,\”首发\”,\”首款\”,\”仅此一次\”,\”全国N大品牌之一\”,\”纯天然\”,XXXX都是不被允许的。针对互联网产品,时限的营销用词,诱导点击的用词以及激发消费者抢购的用词都将可能面对严峻的惩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