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 dang dang 敲黑板,搬凳子,这是智远的第九篇关于职场的笔记。昨天和朋友聊天,听朋友讲,副业刚需,似乎是每一个30岁年龄过后的青年人必备的职场生存技能。听到这里,智远没有做任何的观点评判,也没有介入这个话题中,只是在心中多了一个问题,“年轻人,为什么要做副业”“副业焦虑是什么样”。
对于“下班打两份工,你为什么还越来越穷”,这样标题的文章出现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也越来越多,“副业真的赚钱吗?”,还是我们“缺少赚钱的本领”,智远今天想就这个话题,和大家一并讨论:
职场中
到底要不要搞副业。
— 1 —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智远在自己的微信好友中,针对这个话题“职场中,到底要不要搞副业”采访了几个伙伴,分别得到了不一样的回答如下:
周边调查完几个同事的回答之后,我想作为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你也会有一定的启发。有的时候,“身边的人就是一面镜子”,他会折射出自己的“影子”,难道不搞“副业”,真的没“钱途”吗?难道做“副业”,一定就有“未来”吗?智远在这个时候认为,如果你想做副业,“先把主业务做到极致”。
— 2 —
我曾经身边有一个做新媒体运营的小姑娘,我对她的印象,她刚步入职场大概1年的时间,是我带过的一个“新媒体新兵”。在她身上,总能出现“十万个为什么”,遇到问题,喜欢到处问身边的人,在工作中,我看到她每天都特别忙,她的那种忙,是“没有头绪的忙”,前几天,她悄悄的和我说了一句话,我有了“副业焦虑”。
那天她给我说:
老领导,我遇到问题了
我感觉我现在有了“副业焦虑”
我到底要不要做“副业”
别人都说要做副业,我现在也不挣钱,
跳槽后,工资也不多,
也想多挣点,可是这个“副业焦虑”
一直在我的“脑中”,盘旋不去,怎么办?
我的思考给她的回复第一个观点大概是如下,我说,“你这个不算是副业焦虑”,你这个属于典型的“想的多,做的少”,“犹豫不决症”,你连“到底要不要搞副业”这个问题都能纠结半个月陷入其中,而不愿意先去执行,在从“执行中去思考”更可怕。
其次,我和她讲的第二个观点是:“你缺少主观意识”,什么是自己的主观意识?我在这里一并分享出来,人就像一颗大树,22岁之前处于幼苗期,需要接受的是学校给予的灌输,22岁-30岁,这个阶段属于步入社会,这个大树它是否长的笔直,还是分叉,取决于“内核思想”,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要有自己的主观意识。
我给她的第三个观点是:“不建议你做副业”,原因是,你刚步入职场才1年的时间,这个时间自己处于“迷茫状态”,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自己目前岗位的“内容”还没有做深,做副业只会让自己更加“茫然的忙碌”,只会让自己“身心更累”,不妨做减法,“多聚焦”。
— 3 —
智远也见到很多做副业没有坚持下去的,做副业,智远觉得比主业更“累”,那些996,007都是经常的问题。
我身边有一个做微信公众平台代运营的朋友,他平时下班会利用自己的公众号接一些“活动策划”“品牌营销”相关的企划,我明显的感觉到,他自从做了副业,我约他出来吃饭都没时间。约了很多次,终于约上了,顺便采访了下他对副业的感受,边吃边聊他大概说了一下几个重点:
这是我花200元钱请他吃饭得来的结果,所以,今天也以笔记的形式分享出来,送给想做副业,而还没有开始行动的朋友,也希望能给你带来些独立的思考。
其次智远还认为,副业是一件很消耗自己能量的事情,大概率副业没搞成,主业也荒废了,得不偿失。而主业就不一样了,我稍微努力一把,马上就能带来收入,而副业,搞了几个月,可能还没激不起一点浪花。
副业赚钱,是一件很难驾驭的事情,大部分驾驭不好的人,正在一边洋洋得意的赚小钱,一边亲手破坏着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要为眼前的苍蝇小利,而失去了广阔的锦绣山河。
智远觉得,如果自己真的在主业做到极致的时候,在行业里面有一定才华出众的时候,培养个业余的兴趣也是可以的,但是前期千万别发力过猛,上来就想搞个副业做做,一半的“精力”“心力”都分配给了副业。
与君共勉
成长的路上千万条,但你不行动,就永远只是原地踏步。不要总是给自己制定计划,要狠狠的执行,狠狠的干。
写到这里,关于“要不要搞个副业做做”这个话题,在你心中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了。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主业”做的够好,可以进行尝试“副业”,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也可以从“副业开始”,如果你想和身边的人拉开距离,“副业也是一种手段”,如果你对生活不太满意,也可以挑战挑战副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