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们谈创业,谈互联网+,谈社会化营销,网络依然在撕,热点层出不穷,社交媒体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发声者,也无形中在推动着某一次社会化营销,回头看看这一年的社会化营销案例,你见证了多少,留下了什么?
1 春节抢红包为摇一摇正名
今年春节前夕,微信红包、QQ红包、支付宝红包等的红包大战就已经提前打响,并在用户中形成大量的传播。
一边看春晚一边摇红包成了中国人过年的新方式。红包来自于企业赞助,在发红包拜年的同时也实现了大范围的品牌曝光,官方数据显示,春晚微信摇一摇达到110亿次。
在众口难调的压力下,近年来春晚一直被年轻世代批评。微信红包加入春晚,让人们乐于关注春晚的转变,而对于微信来说是一次推广微信支付的绝佳渠道,用户抢到红包之后,无论是提现还是消费都需要使用微信功能。
每年也就这个时候敢正大光明地摇一摇了。
吸睛指数:★★★★☆
2 朋友圈广告玩转熟人社交
今年1月,当朋友圈广告亮相的时候,不但没有引起大多数用户反感,反而让很多人争相在广告下留言并截图转发,并引发二次甚至多次传播。因为微信闭环传播,评论只有共同好友可见,收到的是可乐、手机还是豪车广告,让熟人社交圈成为调侃和吐槽的聚集地。
由前期只是图片文字植入到如今H5、视频遍地开花,朋友圈广告的种类和形式都在发生变化。而由此衍生的朋友圈广告接单平台也对外开放。
当广告悄然爬进你的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已成为移动营销的大势所趋。
吸睛指数:★★★☆☆
3 十年生死DuangDuangDuang
Duang这个词在2004年成龙代言某洗发水描述特技的时候就出现了,时隔十年,却在网友的恶搞中成为网络热门词语。而“拍这洗头水广告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的句式被很多模仿,媒体、KOL、明星的持续加入和相关视频、漫画的出现也使Duang传播火爆。
汪峰第N次上头条失败,成龙十年前的梗在今年2月24日火遍网络,让结束春节假期返工的人们一下子duang了起来。可见,社会化传播也是要讲timing的啦。
吸睛指数:★★★☆☆
4 只知道杜蕾斯没节操,没想到还无厘头
在今年白色情人节前一天,杜蕾斯在B站为推广新品策划了一支以直播形式呈现的新品预告片,长达三小时的“无厘头”剧情,却吸引了超过六千五百人次在线观看,弹幕视频播放量超过五十万。
杜杜一向善于结合渠道特色传递品牌调性。这一次广告充足的话题性,足以促使B站受众将其自发地二次传播到社交媒体。在微博投放的选择上,@小野妹子学吐槽等宅文化与微博大号兼备的KOL,是能将话题在微博持续引爆的传播源。
不是每个无厘头的广告商都能成为杜蕾斯,精准地选择渠道投放广告,才可以挠住目标受众的痛痒。
吸睛指数:★★★★☆装逼指数:★★★★★★★★★★(屏幕太小装不下)
5 社交应用的一夜惊喜
从年初的足记到How-old测年龄再到由娱乐圈火起来的小咖秀,一些即时应用在社交圈相继走红,朋友圈总是在不同的时间,大范围地被它们占领着。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依据用户间的社交和口碑快速获得传播。
在UGC形式多变的时代,足迹、How-old、小咖秀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表现欲和分享需求。红极一时的产品层出不穷,但能够深入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中产生强大粘性的却在少数。
一夜爆红的惊喜终会逝去,如何持久更值得思考。
吸睛指数:★★★☆☆
6 那些年我们一起刷屏的“吴亦凡”
HTML5广告在这一年大行其道,从“吴亦凡即将入伍”的假消息到各种陌生来电,再到兔展亿级传播的H5场景,这种结合音乐、动画、交互功能的展示形式成为广告新宠,引发全民关注和转发。
如今,当我们打开朋友圈,企业的新品发布会、邀请函、招聘广告等都采用H5营销,而如兔展这样简单易用的H5制作工具更是降低了人们制作H5的门槛。
H5制作由窄众向大众转变,而创意却变得稀缺。吴亦凡入伍的假新闻可以被模仿,但想要超越,有点难。
吸睛指数:★★★★★
7 干了这杯叫“大圣归来”的自来水
当青春堕胎片依靠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时候,《大圣归来》这个没有过多前期宣传,也没有强大明星效应,却依靠良好的口碑成为国产动画影片中一匹黑得发亮的马,撞档《小时代》却依然上映五天收获两亿票房。
看过电影的观众在社交平台上奔走相告,标榜这是“不可不看的国产良心剧”,电影人士、明星演员、网友纷纷自发推荐,甚至由此衍生出新名词“自来水”,意指由粉丝自发组成的自费水军。
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导演用八年时间打磨一部《大圣归来》,如果酒不香,再多的“自来水”也会付诸东流。
吸睛指数:★★★☆☆
8 锤子的情怀与漂亮的不像实力派
坚果手机面世前,发布了一系列海报,讲述一些兼具美貌与智慧的历史人物故事,来点题“漂亮的不像实力派”。这句广告语,让人们套用句式争相效仿,甘愿为此买单。
而罗永浩与高晓松的微博“撕逼”无形中却成为这场社会化营销的催化剂,即便事后锤子官方将生成器上的品牌logo去掉,看似与其无关,但“漂亮得不像实力派”已经渗透进网友心中,在不知不觉中传播了坚果手机的品牌理念。
从锤子到坚果,从“天生骄傲”到“漂亮得不像实力派”,老罗贩卖的不仅仅是情怀。
吸睛指数:★★★☆☆
9 奶茶MM——行走的广告
从章泽天与刘强东在一起时,京东的社会化营销就备受关注。恋情曝光时,京东在美国成功上市,今年5月京东奶茶店开业,刘强东在中关村的智能家居体验馆借此火了一把。在8月结婚照爆出的前一天,京东发布第二季财报,同时引发媒体对刘强东一元现金底薪的关注。
双11前夕,奶茶妹妹宣布怀孕,苏宁在北上广报纸和微信平台齐发正版广告,打脸京东的“奶茶体”营销。广告文案犀利,“要让女人做剁手党 别做标题党”这一口号剑指京东无节操的炒作行为,发布不过几小时,已经超过十万阅读数。
苏宁花大价钱霸版媒体,京东只用了一个奶茶,这样低成本收获全民关注的营销只有强东哥能干,然而效果嘛,看图说话。
吸睛指数:★★★★☆
10 耐撕的Uber
从神舟专车\”BEAT U\”到屡次被有关部门查处再到微信“大清洗”,Uber这家目前市值超过500亿美金的入华之路格外坎坷。然而即便如此,Uber的每一次反击营销都可圈可点。
神舟专车把撕逼当营销,替用户做选择,在广告文案上写错别字,纵使赢得了关注,却被扣上“脑残营销”的帽子。相比之下,Uber略带萌属性的“遇见更有趣的世界”反击,却赢得了美誉。
最近,Uber在中国各城市的官方认证公众号遭到封号,随即开启了悼念微信号甚至借机开展“封号何惧”的优惠码活动,虽然失去了微信阵地损失的确很大,但24小时内的回应措施让人敬佩的同时也掀起了一场网络舆论大浪。
由此看来,在社会化营销的路上,Uber真是一个耐撕的公司。
吸睛指数:★★★★☆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