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微博就看见了#新动里约#的热点新闻,才想起今年原来是里约奥运年和欧洲杯的年份。时间过得真快,感觉伦敦奥运会仿佛还在昨天似的,只是自己又老了四岁,正式进入大叔年龄段,好忧伤!
玩了6年的社交媒体,体会蛮多,粉丝也过100万了。离奥运会开幕不到半年,正好借机整点干货讲讲如何布局奥运营销供大家参考。
1、为什么要进行奥运营销
格莱美是歌迷的盛宴,奥斯卡是影迷的盛宴,奥运会世界杯就是体育迷的盛宴。你是否还记得两年前哪场“五环变四环”事故的借势营销案吗?大大小小品牌全在借势营销,各种神级文案出现,全民嗨翻了天。


营销有句名言“你的消费者在哪里?你的营销就应该在那里”。奥运会这种四年一次的盛宴,不光吸引体育迷,伪体育迷,还有陪老公关注比赛的女粉们,陪领导侃大山的下属们。说是全民盛宴一点不为过,并且比春晚那种纯吐槽式的营销高了好几个level。奥运会本来就是以体育为载体的一个大型营销互动活动。
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微博上奥运话题讨论量高达4亿。刘翔受伤退赛瞬间,微博讨论峰值达到惊人的每秒19183条,创造了当时的体育赛事最高纪录。
你说,这样的热点事件能少得了自己品牌的营销吗?
奥运营销对企业品牌来说有这些价值:
1、借势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产品曝光度;
2、线上线下可以开展主题营销,拉动和消费者的距离;
3、锻炼企业营销人员利用社交媒体营销的实战能力。
奥运会不只是可乐、三星、麦当劳、宝洁这种巨无霸企业的游戏,大品牌有大品牌的打法,小品牌有小品牌的玩法,接下来就聊聊怎么玩。
2、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和媒介渠道?
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没门!赞助国家队?费钱!还是给大家介绍些低成本的奥运营销方式和渠道。
据统计有73.6%的现役国家队运动员有微博账号,有15万体育认证用户,非现役国家队运动员或省队运动员更是不计其数。预算大的企业可以考虑赞助这些人,预算小的企业至少可以考虑请一两名体育爱好者来坐镇,和体育人合作,这样显得比较内行更利于话题营销。
企业有必要将微博作为线上营销的主战场,微博是开放的,微信特别是朋友圈是封闭的,只有微博才能够更好的引爆话题传播。数据说明问题,我用关键词“奥运”在微博搜索出4.3亿条微博,在微信公众号只搜出18,461篇文章,在百度新闻搜出来153万篇文章(数据截止到26日16:00)。
新浪体育和微博是较早启动奥运战略的在线媒体,这次新浪&微博2016年里约奥运会发布会逼格很高,不但跑到巴西去开,还请到了巴西体育部长,而且曹国伟还会见了巴西总统,今天这位女总统还开了新浪微博,逼格比较高,说明微博奥运营销是有战略的,“看”、“聊”、“玩”于一体的互动体验不是说来玩的。


作为企业的奥运营销跟随这种微博的节奏就行,不过提前做好奥运传播规划也是必须的。
3、不打没有准备的奥运传播战
既然承诺大家写干货实战内容,那就系统的和大家说说。奥运比赛从来就不只是那十几天的事情,资格赛、测试赛早就开始了,同样我们的营销也应该尽早立项布局,靠奥运期间憋出来的文案只是段子手的打法,根本算不上营销。
账号储备
光靠官微一个账号效果不会理想的,必须是矩阵式账号出击。一定要企业账号、品牌账号、功能账号、分部账号、高管账户、员工账号等联动,形成立体的营销推广效果。现在就要开始做准备,申请账号,账号认证,积累粉丝等一个都不能少。
另外还需要和行业大V建立联系(营销时用得上),提前布局。
内容准备
五环変四环是突发热点事件,靠的是临场应变,比较考基本功。突发事件毕竟是少数,奥运会总体是按计划进行的。企业是可以提前甄别出符合自己企业定位的比赛项目,收集好感兴趣的运动员资料,图片素材等。
话题布局
微博话题一直是微博热点的引领者,也是热点事件营销的必备武器。相当于在微博广场上树立了几个广告大屏的作用。提前准备好几个话题,并向微博管理者申请企业官微成该话题的主持人。
下图是去年双11的时候各大电商的话题榜,大家可以参考。


视频营销
今年微博官方的重心是长微博和视频,并且视频在微博的权重越来越大。企业必须要把营销和视频结合起来,既可以拍一些带奥运元素(提醒注意风险,奥委会的版权意识很霸道的)、体育元素的视频,也可以剪辑一些好玩的体育片段植入品牌元素。
无视频不社交营销。
人才培训
以上这些都需要人来执行的啊,奥运营销这么高大上的主题必须有专业的人才来完成。没有的话,现在就开始储备、培训吧。
费用预算
营销从来就是花钱的游戏,天下哪有免费营销的资源?只有经济不经济,价值是否最大化的区别。除了常规的费用外,建议奥运微营销还需要下面这些预算:
微任务的推广费用粉丝头条的投放费用粉丝抽奖预算
4、线上线下立体布局,转化流量
营销的目的是将消费者或粉丝拉到企业自己的平台,如果你有线下门店,肯定希望把这些线上流量转化到线下,产生实际的消费。而奥运营销不仅仅可以扩大知名度,还可以转化实际的流量。
线上的营销的方案务必和线下落地结合起来,例如线上线下比分竞猜,线上抽奖线下兑奖,鼓励买家秀等等。奥运营销既不能线上热,线下冷,也不能只注重品牌推广,而忽略了营销落地。
有势力的企业也可以和微博官方合作,开发“奥运会+微博+企业”的独特玩法,我估计微博是不会拒绝的。想想微博的1亿日活跃用户,超两亿的月活跃用户规模,5000万的体育兴趣人群,你还担心没有流量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