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在两会期间做了三件事:
1、连续两年提请修改《公司法》2、疑似自拍,借势营销新品“小米5”3、连发两篇文章,论道 “人机大战“
三件事,三件事都赚足了眼球,然而,相比于Google的“热点营销”,雷神的“借势营销”,恐怕也只能甘当绿叶。
人机大战,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卡斯帕罗夫大战“深蓝”,人脑赢下第一战,当然更有名的是一年后人类的败战。就在输棋之后,包括卡斯帕罗夫在内的“人类”们也不认为,人工智能有一天可以在黑白棋盘上战胜人类,为什么呢?
人工智能强在运算,大家都知道围棋比国际象棋在运算上更加复杂,那么到底复杂了多少呢?纯理论上,围棋棋盘上每一点,都有黑,白,空,三种情况,棋盘上共有19*19=361个点,所以可能产生的排列组合为3的361次方种。可以想象,从137亿年前宇宙初始下起,60亿人口每天下60亿盘,到目前为止,只下了不到亿亿亿万分之一。
然而,Google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风口到来之际,策划了一场针对全球60多亿双眼睛的舆论饕餮,把整个行业的认知预期拉到妇孺皆知,捎带手奠定了自己在行业里老大的绝对地位。如果说,使用传统的营销手段,不烧个几十亿美金,我是不信的。
移动互联时代,人人都是信号源。哔哔,李世石输了,连小区保安都在问我:“路老师,电脑是不是真的要干掉人类了“?
赢输本身重要么?从接触竞技比赛开始,一辈子没见过这种规则:五局三胜的比赛,3:0继续下,3:1继续下,直到5局全部结束。换言之,即便胜负已分:要么人类胜出,全世界都在欢庆人脑依然无可替代;亦或者人类败给了自己制造的机器,所有人恐慌终结者终将统治人类,没关系,各位继续聊着,不重要,比赛继续。
此时此刻,人类已经输了,全世界除了Google,无人乐见,尤其是Google的竞争对手,比如Apple,比如Microsoft。其实逻辑很简单,今日起,Google推出任何一款VR/AR设备,亦或者无人驾驶汽车,又或者智能家居机器人,作为用户的我,必然首先认定Google在品牌及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这本质上,不是人机对战,是Google和全世界人工智能践行者们的一场盘外赌。
然而,这赌局,并不公平。赌桌上,50-50概率的游戏里,你要赢1,至少要押1。而这一局,却是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打法。
明面上的支出,李世石的全胜奖金,最高可达125万美金,如果阿尔法狗赢了,这笔钱会捐赠慈善基金。适当的公关和前期宣传铺垫是可以预知的,举办比赛需要一些基础的运营费用,貌似除此之外,并无可以明确预见的的大预算支出。
好吧,我算整个营销成本1000万美金,你会觉得多么?市场推广是算ROI的,当你的Return大到全世界的目光齐聚,人人争先坐而论道,恐怕你这个Investment在千万美金级,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其实这盘棋,没有输家。李世石输了,人们在批评他的水平低么?我没有看到半个字!所有的社交媒体只有两个声音,一是赞叹人工智能的进阶之快,另一个是对李的冷静和勇气,报以真诚的掌声。即便最差的情况,0-5,李也有15w美金的参赛费,赢了有125w,面子或者里子,赢或者输,稳赚不赔的局。更何况,这几天,全世界记住了一个名字,李世石。有多少人,终其一生,有这样的机会,自己的名字,被60亿人铭记,标签,是“代表全人类”。
优衣库并不承认“三里屯优衣库视频”事件是刻意为之,然而是否故意重要么?事件发生的第一天,百度相关热词的搜索量,已经相当于花2000w人民币推广的效果,更不谈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会化媒体。
当所有人都在讨论机器人是不是会统治人类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在讨论如何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的时候,老路私以为,这局棋,将开启社会化“热点营销”的新纪元。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再谈CTR、SEO或者PPC,已经不能帮你找到一份Marketing 相关的工作。移动互联时代,商业逻辑已经从“抢地点”进阶为“抢时间”,什么是时间?无非就是用户的关注度。而获取用户关注度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社会化营销。
什么叫社会化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和媒体来传播和发布资讯,从而形成的营销、销售、公共关系处理和客户关系服务维护及开拓的一种方式。一般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包括论坛、微博、微信、博客、SNS社区、图片和视频,通过自媒体平台或者组织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和传播。
移动互联时代,比拼的是谁的品牌与用户的连接成本,更低,更趋近于零。2010年小米创立之初,雷军跟黎万强的这一句:“我不给你一分钱,如何拉来一百万用户?”,开启了社会化营销的窄门。概念容易,落地难,难在如何让用户主动参与进来,自愿作为信号源。于是,粉丝营销、热点营销、借势营销、触点营销、饥饿营销等营销方法细分,铺天盖地而来,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
热点营销和借势营销怎么区分呢?前者创造事件,后者借助事件。比如三里屯优衣库事件,优衣库是热点营销,而7天酒店的“我们的房间有18个试衣间那么大”显然是借势营销。人机大战事件里,Google策划这场舆论盛事显然归属于热点的创造者,而杜蕾斯的“其实人类早就输给机器了”,无疑是借势。同样的,罗辑思维的水立方跨年演讲,属于主动策划,而Vivo在水立方的产品发布会,董事长掉水里了,说实话,老路竟然不知属于什么类型…
平胸而论,借势营销,让整个媒体界,尤其是自媒体界,变得浮躁。一个朋友,正吃饭,听说Selina 离婚了,辞桌而去,奋笔疾书半小时,十万+阅读量。“没啥事儿,不要随便写,有事儿,写事儿”仿佛成了自媒体界,不成文的规矩。
相比之下,事件营销,更难。为什么难,因其不仅仅要满足用户需求,更重要的是搭建场景,引领用户的眼球。为什么一盘围棋比赛,会引发人类关于机器人统治人类的恐慌和担忧呢,因有太多的人看过《终结者》(The Terminator)这部电影,影片里关于人类亲手创造的“Sky Net“毁灭人类的场景,深入人心,因此这一次的人机大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巧用”场景搭建“引发传播的运筹帷幄。
郭德纲说:“好的相声演员,是半个心理学家,我上台,你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笑,都是设计好了的“。那么,我们的企业家,营销策划从业者,当我们策划一次热点营销,用户和消费者会传播什么,讨论什么,发什么照片到朋友圈,评论里说些什么,我们是不是应该也,“设计好了”呢?
李克强总理关于人机大战答记者问:“不管输赢如何,机器是人造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