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个人的总结。转载请私信联系。

1. 个性

「我看惯了某个交互,但你的让我眼前一亮。」

对于许多常用的交互效果,如果在你的设计中长得完全不同,那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制作精美的情况下,更可以使人身心舒适。

最常见的,几乎有点设计追求的产品,都会在加载动画上做点手脚。他们不使用遍地都是的菊花和长条,用的都是很多可爱的小动效。

比如,鳄鱼吃冰块:
比如,灰机天上灰:

比如,章鱼水中游:

比如,动物地上跑:

2. 好玩的话

「我本来把你当成冷冰冰的代码,但你突然开始贫嘴。」

惯常的产品提示、描述句式大家运用得很熟练了,但除去冷冰冰的文案,不如试试让产品像人一样说点好玩的。

比如,Funny or Die 在发邮件页面,如果没有填地址,会写一行:你没有输入任何邮件地址——我们虽然机智,但我们不算卦。

比如,在 404 页面,知乎是这么做的:

比如,经典的「朕知道了」:

比如,在空白页面说一个情景:

3. 拟物 / 仿真

「这个跟真的一样,好有趣」「这个跟真的一样,不需要再学怎么用」

在大多内容为主、效率为王的应用里,视觉风格往往是扁平的。不过想要让应用有趣好用起来,一定的拟物和仿真会有奇效。

锤子的音乐播放器模仿了黑胶唱片机的样式。甚至移动唱臂,还可以操作音乐的进度以及播放和暂停。

各种电子书的翻页,也都是用了拟物的操作方式和动画效果:

经典的 Weather Dial,也是拟物界面: 

其实在交互层面的仿真,跟已经扁平的视觉,完全不冲突。我们现在已经习惯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和捏拉缩放了,这些通过 iPhone 普及给我们的操作,就是仿照了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逻辑。甚至至关重要的、改变了整个滑动体验的,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惯性滑动,由 Bas Ording 发明的专利。

如果交互里融入很多仿真的细节,用户未必能有很强的感知觉得好玩,但用起来肯定会特别舒适顺畅。

4. 讲故事

「哎哟,这个故事好玩!」

适当地在某些地方给用户讲个有情节的故事,来尽量消除某些情况下的不安和不爽。

比如,这个好玩的 404 界面,描述忍者把页面偷走:

比如,我很喜欢的一个 Chrome 插件的介绍:

比如,之前大火一段时间的 WALKUP,整个应用就是把每天的运动量讲成了环球旅行的故事:

5. 出乎意料

「我用了这么久居然才发现!」

出乎意料有两种,其实区别也不大。一种是在细节上做了些很难被发现的很用心的效果,另一种就是纯粹埋在产品里的彩蛋。

iPhone 的这种有趣的细节就很多,比如,手电筒的小 icon 上,开关会真的动:

「语音备忘录」的 icon 是截自单词「 Apple」的音频波形图。 

Smartisan OS 也有类似的一些设定,比如音乐播放器中有个雨伞按钮,点击的时候,会有极难发现的溅水的动效:

再比如,邮件图标上的邮戳,写的是「望京东路 1 号」:

其它很多应用也有好玩的彩蛋,比如我在用的某碎片阅读应用,在设置界面上拉页面,会出现一只小猫,点击还会跟你打招呼:

以及很经典的 Chrome 的错误页面小游戏,点击空格就可以玩:

大概就是这样了,希望能帮到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