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创 意 和 世 界 抵 抗

各大公司每年都在微博和公众号上,投入从几万到上百万不等,老板还给定了一些不可企及的KPI,一到年底除了几十篇十万加的文章和几十万的粉丝数以外,没有人去讨论你的品牌,也没有人为你站队,甚至在乙方的提案举例上,你也排不上号。一说微博运营大家都会以杜蕾斯举例,看他们做了直播,做了小酒馆,老板拿着手机走到你工位上:“小钱,按照这个我们也整一个!”当时你的内心就是敏感词,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实战运营中哪些坑人的事儿。

刷水,文案是最大受害者

但是你不管如何的折腾,微博依然那个死样,十个转发,九个评论,还有自己在点赞,公众号依然如此,在压力的驱使下,于是你选择了刷水,为什么我说刷水,并不是说这么做没有职业道德,是太没有职业操守了,但有人说毕竟大家都在刷,就成了行业潜规则,我为什么不能刷?

长期的刷水操作,文案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一刷分分钟拥抱十万加,不需要每天去研究后台数据,也不需要分析粉丝的喜好,更不会去钻研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毕竟阅读量没达标,就会拿出后手刷刷刷,如果是团队更容易把彼此培养成为好好人,毕竟大家都领工资的,文案何苦为难日常文案。

数据,成为衡量的唯一标准

工作是要有衡量标准,如果KPI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大家就会把这个KPI当作工作目标来完成,然后细化成每周涨多少粉丝,出几篇十万加的文章,微博的阅读量转发是多少,然后大家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指向这个KPI,那么你获得的也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高转发的先决条件是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再加上优质的内容才会在圈层慢慢引爆,坚持的输出有情有趣的内容,就会慢慢的引爆全网,虽然这是真理,只有杜蕾斯官博在执行。

一旦数据成为了衡量工作的标准,大家为了拿到月末那可怜的工资,会把日常所有心思都放在研究如何才做出爆款的十万加,甚至有人还发明了爆款公众号运营法则,在微博上则是出现了KOL套餐包,包你上热门榜三个小时三万转,每周总结下来工作成果颇丰,还能拿奖金。长期以往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很少会去考虑粉丝想要什么,什么的内容才会引起互动,又是什么内容才能触达粉丝的**,实在不行我们跟个热点涨涨粉。

互动,是社会化运营的本质

社会化媒体与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网站、开屏等媒介最本质的区别是在于互动参与,可以与消费者直接点对点、面对面的沟通,就像你给朋友发条微信,打个电话问候他今天过的好不好,加班到现在吃过晚饭了没。

他是有人情味、有性格、有世界观的拟人化设定,这个设定要依据品牌理念进行分解,然后去搭建出一个虚拟的人格,他可能像你身边的一个阳光宅男,男友力爆棚女汉子,正义萌妹子,而不是各种的小编和小君菌。假如你运营的账号是你的孩子,你会给他取么糊弄事儿的名字吗?

整体上说的不是太细,但杜蕾斯的日常每天都在这么做,才造就了今天的杜蕾斯,如果你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参与今天的无奖评论,我会在后台等你。

今日评论话题

小君菌,你在日常运营中都遇到哪些要命的问题哟?

–  完  


一个申明

如果我没有更新

说明我在加班加班加班

转载投稿微信联系

astorylab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