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的注册和登录说简单吧很简单,展现给用户的就只有那么几个步骤,那么几个页面。说复杂吧,也非常复杂,不仅各种异常情况都需要考虑到,还需要选择合适登录注册时机、方式,并且还需要基于转化率来不断的进行登录注册的优化。

本文的主要内容依然是关于登录注册的设计,鉴于登录注册本身就已经非常复杂,故文章没有涉及到密码找回的部分,本文最大的亮点是结合了一些具体的产品案例。

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BAT家产品的注册流程、两款典型的产品注册流程、细微之处见体验、登录注册自查清单以及关于两个问题的思考…

一. BAT家产品的注册流程

为什么首选BAT?看图不说话…


根据Talking Data移动数据研究中心 安卓平台的行业报告,截止到2015年12月,移动应用的用户覆盖占比Top 20中,BAT应用占16款。虽然数据是去年的了,并且也只是安卓平台的,但是也能作为定性分析的参考依据。粗略的结论就是,BAT很强大,所以把他们拿出来作为标杆产品。

又从BAT中选择了百度的手机百度、阿里的淘宝、腾讯的微信来作为注册流程体验的产品。
1

手机百度

可以看到手机百度的注册流程是非常简单的,在输入手机号码后进行判断,对于老用户则直接提醒前去登录,通过手机验证码进行登录,点击【取消】则会停留在当前页面。


鉴于笔者身边的朋友的手机号都是已经注册过了的,所以新用户的注册体验中止…一般利用手机号码快速注册,经过验证码验证之后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进行登录,一种是设置登录密码后再进行登录。

2

淘宝

淘宝的流程啊,不知道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还是由于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最后的注册流程是现在这个样子的,比较复杂,相当的麻烦。

由于手机号码已注册,故我选择了邮箱注册,之后在邮箱内进行验证之后,又需要重新填写登录密码和会员名。

3

微信

微信的注册流程是将每个步骤都进行了拆解,确保用户在一个页面只进行一项任务。

小结
可以看到手机百度、淘宝、微信的注册流程都采用了前端校验和后端校验结合的方式,在前端就进行了一部分的格式校验,不满足某些条件的时候都将按钮进行了禁用的处理,从而减少用户犯错的可能性。
而在进行手机号是否已注册的判断时,微信对于已绑定微信号的手机号是允许选择【不是我的,继续注册】的,但是接下来的流程却走不通了,如果不允许一个手机号注册多个账户的话,那就不应该允许用户进行继续注册。仅从这一点来考虑,手机百度和淘宝的处理方式可能更恰当一点。
百度对于已注册的用户是提醒直接去登录和取消,取消退回的是当前页面。淘宝对于已注册的手机号,给出了3种选择,分别是直接登录、换个手机号注册、邮箱注册。
二. 两款典型的产品注册流程
之所以选择这两款产品,是因为这两种产品的注册流程是在移动端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手机号+验证码进行直接登录的,一种是手机号+验证码+密码的形式,并且这两款产品都涉及到了用户部分信息的填写。
1

DAKA

极简的风格,填完一个信息之后才会出现下一个信息的线索,好处是极简,并且做了一些禁用的设置,缺点是用户没有填写完相关信息的时候,是看不到下一步的线索的,容易让用户在注册的时候产生困惑。

2

梨视频

优点是注册简洁,但是也是存在一些点可以进行优化的,比如邮箱注册时的后缀自动填充、可交互的文字与不可交互的文字的样式进行区分,前端进行一些格式的校验,将某些不满足条件的按钮进行禁用,减少用户犯错的可能性。

三. 细微之处见体验
在《腾讯之道》里面有着这样的一段话“因为腾讯相信,只有在这些细小的地方努力得足够多,用户才能够感受到团队对产品的用心程度。将许许多多的细节累积在一起,终究是会深深的感动用户的。”
战略层的懒惰是战术层的勤奋所弥补不了的,在战略并不失偏颇的情况下,一点点打磨出来的细节,反而真的有可能会成为用户选择你而不是竞品的理由,简单的谈一下自己考虑到的一些登录注册的细节,抛砖引玉…
1

键盘的选择

移动端的输入是很费劲的一件事,选择合适的输入键盘,不仅能够帮助用户省下很多时间和精力,也能减少用户出错的可能性。

2

手机号码的显示

根据7±2定律,我们人类对于信息的处理是有一定限制的,我们通常会倾向于将复杂的信息进行分块记忆。手机号码的位数太长,一般人也记不住,校验也会比较困难,这种344的显示效果,可以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

3

一键删除

避免了用户一点点的删除输入框内不需要内容的情况的出现,方便用户直接删除所有不需要的内容。

4

邮箱后缀

邮箱的输入在移动端是很麻烦的一件事,需要在不同的输入键盘中进行切换,可以直接将高频使用的一些邮箱提供给用户进行选择。

5

二次确认

邮箱或者账户是用户对这个账号所有权的直接证明。如果账户错误,用户会比较难找回密码,比如在邮箱输入错误的情况下,怎么找回密码?新注册的话,原账户的数据怎么处理?

6

密码设置

移动端输入是比较困难的,又容易出错,那么如何进行密码的确认?一种方式是通过用户二次输入进行校验,一种方式是通过转化为明码来让用户确认,后者的处理方式可能更好一点。

7

注册中断

用户注册中断怎么处理?需不需要即时保存用户的信息?用户的误操作怎么处理?需不需要进行二次确认?

注册的门槛其实是很高的,每一步都是符合漏斗转化模型的,而这一点点的细节累积起来也可以逐步的解决用户在注册登录环节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
四. 登录注册自查清单

下面是个人思考总结的一张表格,是关于登录注册环节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可能考虑的并不全面,权当抛砖引玉,欢迎指正和补充…至于提醒的方式,是采用toast还是警告框,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 关于两个问题的思考

这部分纯粹是讨论部分,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

1

手机号+验证码

在主流的产品中,比如腾讯、百度、阿里、京东等,大都是将手机号与验证码分为两步的,先输入手机号码,在第二个页面再进行验证码的输入。而部分产品却是将这两步合并为一步。

理论上来说后面一种方式的步骤更少,那为什么主流的互联网公司采用的却是第一种方式?
2

Toast 与 警告框

在iOS 9 人机 界面指南中关于警告框是这样说的“提醒对话框会打断用户的体验并且要点击才会消失,所以要让用户感到提醒信息是有用的,打断是有价值的”,而在以下方式中是不需要出现警告框的。

微信与京东在相同使用场景下相同的密码错误的提示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另外微信和百度的验证码错误采用的也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究竟在这种场景下哪个处理方式才是比较恰当的?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欢迎斧正、指点、拍砖…

产品学习|交流分享

公众号ID:产品经理从0到1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