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打杂都不是无意义的,总有一天这些积累都会爆发出来。
“膨胀,十分膨胀。”
这句话来自馒头学员夏明,他在馒头产品家训练营线下活动中,因为作业出色当场被导师前百度产品经理张长春发朋友圈表扬,随即,周鸿祎在该条朋友圈下留言:“推荐给我。”
这让曾经作为产品助理,打杂一年的小透明夏明心花怒放。
他入行产品经理已经一年了,但他每天的日常仍像个“需求经理”。
他所在的外包公司,客户就是上帝,因此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画原型,改需求,画原型,改需求。
“客户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客户要改,我连嘴都还不得。”
一年时间过去了,别的没学到什么,在画原型方面他还颇有心得,这次被点名表扬也是因为平时画原型攒下的基本功,他虽然开始有些膨胀,但仍觉得要学的依然太多。
然而一年前,他还是一个985大学研究生毕业,因为找不到工作,休息了半年的不得志青年。
人们都说他被周鸿祎点名是好运,而他的回应则是,“也有可能平时受虐受多了,生活给点甜头就觉得非常满足。”
原来一年前,夏明在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逃离了北京,回到了老家。
那半年,是夏明最焦虑的半年。
他不是没去找工作,而是每份工作都不称心。“3500块,我自己都养不活”,不仅如此,985的学历没有成为优势,反而成为别人议论的“把柄”,“985毕业又怎样,还不是只能回到小地方。”
他很难熬,在长达半年的休息中,他没有一天不是焦虑着过去的。
他不知道自己该找什么工作,就开始自学编程,因为听说,工程师的起薪最高。
而且也只有学习,才能够平复他的焦虑。
后来,眼看着老家实在没有机会,他才转向,开始往北京投简历。
重回北京,他是被逼的。
好在他运气不错,刚开始投简历,他现在这家公司就通过招聘网站联系到了她。
职位是产品助理,月薪10k。
他觉得不错,收拾行囊又开始了北漂生活。
结果,他第一天去报到,就有点懵。
公司加上他,一共也就20个人不到,而产品部门只有他一个助理。
他有些犹豫,资本的寒冬下,北京倒下的公司已不计其数。这样的小公司,说没就没的几率太大了。
但是他没办法,找工作太难熬了。
于是他妥协,在这里,从0开始做起。可是,虽然他的工作是产品助理,但他上面却没有经理带她。
好在,夏明不是个喜欢自怨自艾的人,没人带,他就自己学。
画原型,理需求,客户说什么,做,客户不喜欢什么,改。
在一次次的受虐和配合中,他终于找到一些画原型的感觉。
他参加馒头产品线下训练营活动,第一个环节就是“写下你做产品经理的特长”,看着同桌的其他学员奋笔疾书,他只能战战兢兢写下“画原型”三个字。
“我只有这个可以写。”他是有些无奈和自卑的。
那天,他本就是奔着“做个小透明,混过去”的目标来的。并且,当天来了很多来自百度、美团的学员,确实也没有人留意到他。
“其实我懂的很少,只知道一些产品原理,以及如何画原型图。那些产品大牛讨论的产品信息,我很多听不懂,只能十脸懵逼地跟着老师一点点完成任务。“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最后的交作业上,每个小组都需要交一份产品原型图,这个任务被分配到他头上。
“其实那个时候我们组长已经画好了一个版本,但我就是觉得那个版本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也许是**座完美控的执念,他回去加了个班,熬夜到2点,画出了他最终被张长春、苏杰都认可的版本。
一年多了,他第一次觉得,产品经理这件事情,他可能还有些天赋。
“厉害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然后把喜欢的变成擅长的能力。而我们这些不厉害的人,只能自己摸索成长,有些人幸运,能遇到前辈点醒,然而大部分的人,可能终其半生,仍然处在迷茫之中“
夏明觉得,他是那个运气好的人,他在初入职场的年纪就遇到了大牛前辈,成为他的Mentor。
而Mentor在英语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导师,一个是点亮。
这一次,他的迷茫终于被点亮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