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账单太伤神,还是先看看这份充满诗情画意的全民年度账单版《清明上河图》吧,如果宋朝也有支付宝……
在这幅《清明上河图》里,打头阵和压轴的是藏头诗。八句诗的开头一个字共同组成一句话:“二零壹七年度账单”和“个人账单明天能看”(惊不惊喜,赤不赤激)
在长图里,古朴的色调和古风诗句相辅相成,共同调制出一份别具风格的支付宝年度账单。水流、古树、屋顶甚至骆驼身上的毛发,皆是精耕细作之功。图中的人物设置也与移动支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或是用收款码收钱的小商贩,或是拿着手机等商家扫码的顾客,众生百态,意趣丰富。
01
年度账单超有梗,
每个人物都有背后的故事
长图选取了蚂蚁森林、收钱码、信用免押等支付宝服务,统计了支付宝一年来的发展和进步,“有超过4000万的商家使用了支付宝收钱码”,“30多个城市的公交、地铁、轮渡等先后接入支付宝”……这些信息明摆着就是企业发展总结啊,对于支付宝的用户来说,如果只是单单对这些信息进行简单陈述,并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于是,支付宝团队选择了一个特别聪明的做法,用一种充满创意的表现手法,将企业发展信息和支付宝年度大事件结合在一起。
比如在下图中,商贩和顾客的对话就来自去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一段演讲。李显龙在上海出差的时候,看见一个买栗子没付钱,感到非常疑惑,店家告诉他,买栗子用的是支付宝时,他大为震惊,在演讲中也大肆谈到中国制动支付的先进。
去年,有两个小偷从昆明坐飞机去杭州抢劫,结果,连抢几家便利店都只收获了几百块,机票钱还没赚回来,就被警察叔叔请去喝茶了。年度账单将这段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改编了一下↓
在这幅《清明上河图》里,马爸爸也友情出镜,为自家产品疯狂打电话。
开封菜意指KFC,西洋驴就是LV,这些深藏不露的“暗梗”更是增添了长图的趣味性。
这次的年度账单版《清明上河图》戳中了无数支付宝用户的心,一经推出,便在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势,为年度账单进行了一波成功的预热。
02
为何各大品牌
都亲睐《清明上河图》
自从去年上半年,百雀羚“清明上河图”式的长图广告的爆火了之后,各大品牌纷纷各显神通,五花八门的长图隔一段时间就轰炸一下大众视觉神经。这其中,东施效颦者不少,当然也有很多品牌确实做出了水平,让人拍案叫绝。之前的西瓜视频长图和这次的支付宝长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清明上河图》,一份传统文化瑰宝,为何能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摇身一变成为广告界的新宠?
首先,《清明上河图》中的繁荣景象,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企业愿景,丰富的信息量也容易吸引受众眼球,受众也乐于发掘长图中的隐藏剧情,从而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
其次,《清明上河图》里的内容展现了宋朝的商家多式多样的广告营销手段,替换成现代品牌,也不会显得过时,是绝佳的展示平台。
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闹市区曾经出现过“王家罗明匹帛铺”等logo,就是最早的幌子。
另外,户外灯箱广告也在《清明上河图》中的频繁露脸,一只纸糊的箱子倒扣,里面放上一只蜡烛,最古老的灯箱广告就大功告成。
姿态各异的人也是广告展示的绝佳载体。他们有的是向顾客介绍商品的小商贩,有的是站立在商铺门口招徕顾客的“代言人”。
张择端描绘的是宋代商业的繁荣景象,世代变迁,商业不断向前发展,到了互联网时代,“幌子”、“灯箱”这些古老的营销物料通过虚拟的方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门口的幌子和灯箱上的品牌名可以换成现代品牌,商铺前聚集的人群可以设计成展示品牌主产品特性的推广人员。街道的日常景象更是给了广告从业者极大的发挥空间,品牌活动植入、产品花样展示……各种营销手段齐上阵,脑洞有多大,长图就有多精彩。
作为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广告版的《清明上河图》,既为品牌方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展示平台,又通过吸引眼球的方式,赚了一波热度,自古传播效应和产品展示难两全的难题,在这里就得到了调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