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中秋作为传统佳节,也是众多品牌青睐的营销契机,不少品牌纷纷喊出“团圆”的营销口号。然而笔者发现有个品牌——五粮液,却跳出同质化的套路,反而在中秋佳节玩起跨界,创新性地推出“花好月缘定晶生”的主题活动,联合施华洛世奇打造“缘定晶生”限定款,并发起缘分句式话题互动,以此祝福天下有缘人。 

深究此次活动之所以能够走进年轻人的内心,在于五粮液采用创新的视角,赋予传统佳节新内涵和仪式;在此基础上,迎合年轻人内容消费喜好来做营销,让年轻人对五粮液产生深刻记忆点,主动成为品牌的内容传播者。这些动作有效促进节日IP与受众的互动,消费者通过五粮液接受传统节日的传播,同时五粮液又通过消费者促进品牌传播,这波操作堪称一举两得。

“团圆”与“缘分”,作为中国人向来关注的两大话题,五粮液携手施华洛世奇,又是如何赋予中秋全新内涵,成功在节日、品牌与用户之间打造情感共振?

沿着这场深度沟通的campaign看下来,具体来说有这三点:

第一是用中西结合理念设计,打造中西合璧“缘定晶生”限定款,融入中秋西方元素创造新仪式;二是巧妙在“缘分”和“团圆”之间建立连接 ,借助“团缘”一语双关的含义,为中秋赋予更多情感内涵;三是抓住了“团圆”与“和美”的契合点,融入五粮液的品牌文化——“和美文化”。

01

融合西方现代元素:

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众所周知,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崇过西方节日,虽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文化底蕴上比西方节日略胜一筹,但由于缺乏现代文化内涵以及仪式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让中国的传统节日逐渐被年轻人所冷落。

而这一次五粮液联合施华洛世奇推出五粮液“缘定晶生”戒指款,从“缘定晶生”产品层面看,借助施华洛世奇水晶的点缀衬托,加入西方戒指元素,打造富有“东情西韵”的唯美珍品。一方是五粮液酒纯粮固态酿造传统工艺的中式匠心,另一方则是施华洛世奇水晶镶嵌代表的西方巧工。以中秋为名,双方的跨界实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艺术的强烈碰撞。

结合“缘定晶生”的精神内涵看,这也具有中国民间传说“缘定三生”的浪漫色彩,足见这本身就承载着中国人对于亲人、友人、情人等的情感寄托。西方文化元素的加持,更好地彰显五粮液意蕴深重的中华文化调性。

定制富有西方爱情元素的高颜值、时尚信物,以寄托相思情感载体和符号方式,不仅为大众提供集视觉、触觉于一体的感官体验;也让中秋传统文化因此变得生动可感,为传统节日增加新仪式,让传统佳节不再流于形式。这自然重新唤醒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满足他们对于过节的精神需求。

02

左手“团圆”右手“缘分”

赋予中秋“团缘”全新内涵

如何为中秋赋予“团缘”,还要从“团圆”和“缘分”的意义说起。

一直以来由于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之日,之于每个中国人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较于春节的“大团圆”,中秋堪称是“小团圆”。

而说到“缘分”,这也是我们乐于讨论的话题,在千年佛教文化影响下,中国人喜欢讲究缘分。无论是结识朋友、共事成为同事,还是发展成恋人、结合成夫妻……我们都喜欢将因素归结于“缘分”二字。缘分本身,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无形的情感连结。

基于对中国人“缘分”、“团圆”的洞察,五粮液回归最朴素的情感沟通,打通缘分和团圆的情感内涵,将“团”和“缘”重新组合,形成全新“团缘”概念——一定是特别的缘分,让我们如今得以团圆,传递了每一次团圆背后都离不开缘分。

为了让用户更好地感知,五粮液将“团缘”导入活动的每个环节,以多种落地创意呈现。通过感人微视频讲述“团缘”故事,“十五的月亮十六缘”H5邀请测试等,配合发起#一定是特别的缘分#的造句互动,自带话题力的分享主题,引发大众对“团缘”情感认同,衍生了众多UGC故事内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手“团圆”、右手“缘分”,五粮液正是用有温度的品牌动作,在这两者之间建立深度互动,让受众从单纯的旁观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深刻理解节日这个全新内涵,将“团缘”概念深深植入受众的心智。

03

中秋团圆和美:

契合“和美”品牌文化

如果说将西方仪式感和“团缘”注入中秋,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内容消费喜好,那么这一次“和美文化”的融入,则是五粮液以品牌角色植入方式,让大众从关注中秋本身转移到品牌上,更容易接收品牌信息。

“和美”本身就是中秋的关键词,家人和美团圆是这个节日美好的画面,而五粮液一直以来也在对外输出“和美文化”。在保持中秋“团圆和美”调性基础上,五粮液巧妙结合了“让世界更和美”的品牌理念,以“和美”赋予传统中秋喝酒更多的寓意。

在具体的落地过程中,五粮液是如何让自身的“和美”文化精髓贯穿整个营销过程,并且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方面体现在产品形象塑造上,五粮液借势中秋塑造团圆和美的消费场景,在微视频中将自身打造为一款团缘美酒的形象,做到自然地植入,在品牌深度、节日内涵之间找到一个沟通平衡点,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以此建立“团缘”的品牌联想。

另一方面则通过精神层面的沟通,五粮液作为团圆、缘分的“见证者”,以H5为物料载体用真情去祝福缘分,有缘的朋友终成知己,有缘成为家人的家庭幸福。从这一点看,这轮传播再次奠定了自身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不可或缺品牌角色。因此,在笔者看来,五粮液想与大众沟通的早已超越一次中秋,而是升华到每次桌上团聚的中国节日。

正是得益于五粮液的品牌理念与中秋团圆的天然契合,让五粮液在这次传播过程中的植入更为自然贴切,促进品牌与受众在沟通上的同频共振。

总而言之,借此营销契机,五粮液不仅强化了自身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关联,在无形中也强调了五粮液是中秋文化精神和美好情感的最佳载体;为受众带来节日丝丝温情,更引发了用户们与品牌的情感共振。诚然,这种营销方式联结了五粮液与受众之间的情感纽带。

回顾五粮液携手施华洛世奇这波操作,我们不难发现五粮液中秋营销背后的成功法则,正是通过融入西方元素、“团缘”内容以及品牌的“和美文化”,由内而外赋予传统节日更多内涵和玩法,激活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

这不仅放大了五粮液的“和美”品牌价值,也让中秋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延展,这次传播的社会价值显而易见。

可以说,对于启发其它品牌如何结合品牌调性,来做传统节日的营销,五粮液无疑做出不错的示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