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开始,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假设你的孩子班上出现了一个老年痴呆的奶奶,你会怎么做?是允许奶奶坐在教室后面?还是向老师提出建议将奶奶请回家?

下面这则泰国广告就围绕这个问题,和我们讲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 01 – 

视频的开篇是教室里上课的场景,奇怪的是,教室的后面坐了位一位特殊的学生:一个白发老人。

原来她是这位名叫芭乍的老师,也就是主人公的母亲。

母亲智力不行,芭乍每天都会带着母亲来上课,小孩子好奇心强,一开始难免会让某些同学上课分心。

这就引起了很多家长不满 ,“这是学校,又不是他家。”

“有时老师还会让学生帮忙照顾她呢!”言外之意,这样会耽误孩子们的学习。

有些家长甚至要考虑转校。

这个情况引起了校长的注意,他找到芭乍谈话,他说,他可以帮芭乍找到更好的人照顾他母亲。

可芭乍非常坚定地拒绝了:“这是我自己的妈妈,我绝对不肯让任何人照顾她,如果实在不行……”

话音还未落,转折就出现了,坐在办公室外的母亲突然不见了。

 – 02 – 

芭乍像疯了似的跑了出去,大声地呼喊 :妈妈,妈妈!

他的学生听到这个声音,都不约而同帮助老师寻找母亲。

大家把整个校园都找了个遍,可就是没有看到母亲,芭乍心急如焚,焦虑不安,万一母亲有个闪失,他可怎么办?

就在大家心灰意冷时,一位学生在回家途中,看到了老师的母亲。

这时,视频开始讲述老师与母亲的故事,原来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芭乍怎么可能放心让别人来照顾自己的母亲呢,稍微照顾不周,就会出现闪失。

更何况芭乍只有妈妈,而妈妈也只有他,是妈妈给了他生命。

看到这,直戳泪腺,家长也低下了头,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对于老师,家长有时的要求过分严苛,记得有次放学,一位家长来接送自己的孩子,对着老师非常严厉地数落:我的孩子成绩怎么这么差,我交了学费不就是让你管着的,提高成绩的吗?

对于芭乍,他们也是如此,认为老师就应该传道授业解惑,带母亲来上课就是影响了孩子学习。

但是,芭乍不仅只有老师这个角色,他还充当着儿子的角色,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芭乍每日用心地照顾自己的母亲,让孩子们看在眼里,用这种身教的方式,比起仅从口头上的教育:要孝顺,效果更明显。

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会了拥抱自己的母亲;

我们看到了学生会主动去牵母亲的手;

我们看到了学生坐着妈妈开的车,会对她说:“要是我长大了,我一定会给妈妈开车。”

这不就是最好的见证么?

我们经常说言传身教,但我们经常只关注到言传,注重课本上的知识,却容易忽视身教。

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亲自示范,这种教育方式是潜移默化的,是记忆深刻的。

 – 03 – 

校长说完芭乍的故事之后,问家长:如果你愿意罢免芭乍老师,就在这张表上签字。

尽管故事没有给予我们答案,但是,我想:没有人不会为这份真善美的亲情所动容,也没有人忍心将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割舍。 

视频的最后,露出了泰国正太集团的LOGO,并升华了主题:百善孝为先。

这则围绕“感恩”主题拍摄的广告,真实细腻,打动人心。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有转折,有高潮,还非常地注意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都刻画得十分细致。

选角上,没有选用明星,而是选用的素人外貌不出众,但是,却非常得接地气,用生活化的场景,来贴近大众的生活,平凡却高级。

在角度的切入上,它没有像平常的感恩广告,运用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来展开故事,而是通过家长与老师的关系,**感人的亲情故事。

视频不仅凸显了感恩、孝顺的主旨,而且还表达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让这种感恩、孝顺的理念得到了升华,不再是小我精神,通过教师这个人物载体,向学生与家长传递了这种美好的道德观念。

那看完这个走心的视频,你感动到了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