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一样,我们要不断的提高别人对我们的满意度,比如向领导汇报的时候,先提供一个低的预期值,然后再超额完成,比如领导说你这个产品文档啥时候能交出来啊,你说周三,但你周二的时候就交出来了,那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就是办事效率很高。
生活中也一样,如果你进入到一个社交场合,一开始就让大家觉得你牛逼闪闪,但是相处久了,大家觉得你也不过如此,大家对你的印象就不会太好;但如果一开始你给大家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但是相处的过程中,慢慢的大家觉得你很牛逼,这样大家就会觉得你是一个牛逼的人。比如一个妹子身边有两个名牌高校的毕业生,一个是清华的本科毕业生,一个是武汉大学的保安考取的武汉大学的本科生,那谁对妹子的吸引力更大?虽然清华大学的本科生依然比武汉大学的本科生牛逼,但是必然是后者的保安对妹子的吸引力更大,因为后者体现了自己的成长性,他首先给人一种很低的预期,然后又给人一个很高的成长高度,这样的反差会给妹子造成极大的吸引力,这就是超预期的用户体验,那在产品上的用户体验有哪些呢?
1、内容大于形式
很多人一想到用户体验就是什么界面要好看,界面要美观,界面好看只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但是优先级并没有那么高,一个用户体验比较好的产品,首先要满足用户需求,就是当用户肚子饿的时候,首先是吃饱饭,而不是吃的好,其次是操作流程简单,交互体验顺畅,能两步完成的不要超过三步,因为每增加一步,代表用户流失率的增加;当前两个都做得差不多的时候,下面才是界面美观。
就像很多咨询我面试的人,执着于好看的页面排版,精简的页面张数,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说一句,你首先想想面试官想看啥,如果你的简历排版再精巧,语言再简练,没有面试官想看到的内容,也不会有面试机会,好的简历首先是内容,其次是语言简练,然后才是页面排版,不要本末倒置。
2、是不是比竞品做的好就算好的用户体验?
很多产品经理觉得,自己做出来的产品已经比竞品好,那就ok了,干嘛追求那么完美?其实你的产品是向用户负责的,不是比掉同行,诚然,打败大多数同行会让你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这并不代表用户体验就好,就好像姑娘要嫁人,但是可结婚的对象只有10个,且这10个都很挫,迫于压力,没办法,她只能选择一个,然后就只能在矮子里面拔将军,但并不代表它喜欢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只不过是她没有选择而已,如果这个时候有更好的对象出现在她面前,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你,所以如果只觉得自己打败竞争对手就固步自封,那永远会有更好的产品来替代你得位置,就好像大润发一样,你觉得自己的超市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马云收购了它,为啥?因为我可以通过大数据为周边的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产品,提高销售转化率和库存周转速度,甚者可以向周围一公里范围内免费配货,这样用户体验不是传统的大润发能比的,所以大润发的老总感慨一句:“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3、关注细节
现在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很多产品在功能和技术上不会相差太多,这个时候用户能够感知到的往往是产品的细节,此时就需要产品经理要有工匠精神,当你的产品占领用户市场的时候,不能像早期那样,进行粗糙式的产品设计,需要用心打磨产品的每个细节,为用户提供超预期的用户体验。
这就是我对用户体验的一些思考,最后还是那句话,最好的用户体验就是让用户感知不到体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