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总是犹豫不决,徘徊不前,不敢做出决定。

你让他去面试,他总想着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你让她开始一段恋情,她总想着如果最终没走到一起怎么办?

但还有另外一批人,他们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即使失败,也能从这个失败的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

针对一段感情,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投入,即使伤痕累累,那也是他们长起的铠甲,这些铠甲可以让他们在下一段感情中走的更踏实。

上面就是两种思维方式,美国的德韦克教授把它叫做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但我更喜欢把他叫做成长型思维和成败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人注重过程,他觉得参与这个过程,能力提高就好。

成败型思维的人注重结果,他只在乎成功和失败,从不享受过程。

成长型思维和成败型思维太重要了,重要到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知乎上有个问题,“恋爱中如何克制自己对妹子的需求感?”。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之所以有需求感,是因为他太在乎结果了,把成败看的太重,所以得失心变得重,很重的得失心自然在妹子面前表现的很有需求感,毕竟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你散发的需求感可以被妹子敏锐的察觉到,这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妹子会本能的躲避你,你的心态将会越来越失衡。

相反,如果你秉持着成长型的心态,不是为了得到对方,享受和妹子互动的每一个美好时刻,让对方开心,让自己也开心,你们的爱情自然会生花结果。

成败型思维的人,会把挑战看作“证明自己不行”的风险;

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把挑战看作成自己能力成长的机会;

成败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因为越努力,越证明能力不行;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是成功必要的途径,因为越努力,就越能抓住机会;

成败型思维的人,会把批评当作对他的**;

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把批评当作自己改进的反馈;

成败型思维的人,会嫉妒他人的成功,为什么别人做到了,我没做到;

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恭喜他人的成功,因为别人已经做到,我也可以;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本质是对这个世界更加具有安全感,他们不关注自己是怎样的人,他们追求成长的可能性,拥有这种安全感的人,不会过度的自我关注,他们突破自我的束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他们的视角下,自我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不断的创造和形成自我的过程。

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不断的自我成长过程。

成长,从微观层面来看,各种各样的神经元构成了我们的大脑,如果你经常使用你的大脑,不断的训练它,神经元的突触会越来越多,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成长。

从宏观层面看,我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会得到很多反馈,这样我们可以不断的修正我们做事情的方式,能力也会得到成长,相信做产品经理的小伙伴都知道敏捷开发,产品要快速的形成一个demo,拿到市场上去检验,然后不断的修正我们的产品。很多人都感慨说,为什么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成长型思维的人在跌倒后,会很快站起来,因为他有弹性,这种弹性可以帮助他取得很大的成就,刘邦就是很好的例子,一生打了那么多败仗,最后依然是王。

好的思维不是天生的,而是一个人在现实经验中逐步选择的结果,只要你也愿意去改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