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举国齐抗病毒肺炎,气氛稍显冷清的春节,前NBA巨星科比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离开了世界,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家人和篮球事业。
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1月26日,科比•布莱恩特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卡拉巴萨斯市发生的直升机坠毁事故中丧生,享年41岁。空难共导致9人死亡,其中还包含科比最有篮球天赋的二女儿吉安娜。
而科比生前效力的湖人队也发布了官方声明:“我们可以确认,科比•布莱恩特今日,因直升飞机事故去世,整个湖人大家庭希望支持他的家庭和朋友。安息吧,科比。”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科比突然去世的消息同样令人震惊,成为这个春节里除武汉疫情外最令人关注的消息。
科比是NBA历史上、世界篮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职业生涯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然而在荣誉之外,科比迎难而上、永不言弃的“曼巴精神”更能引发中国人的共鸣,让国人更为科比离开感到扼腕痛惜。
科比配音的《亲爱的篮球》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曼巴精神为何迷人?
科比给自己起了个绰号,叫“黑曼巴”,这是一种致命的毒蛇,平时隐藏在黑暗之中,一旦遇到外来的刺激,立刻发起最恐怖的攻击。这种遇到挫折不沉沦,反而选择迎难而上的精神,就是科比行事作风的真实写照。
湖人队兵败2004年总决赛后,曾经创造湖人王朝的OK组合正式分道扬镳。科比独自成为了湖人队的领袖,这个男人迎来了篮球赛场上高光之后的至暗时刻,也迎来了万种期待中的质疑——他一个人行吗?
科比用赛场上的比分给出了答案:2006年1月22日,在湖人对阵猛龙队的比赛中,科比得到了81分,是NBA历史上单场第二高分,仅次于张伯伦的100分。
曼巴精神不仅体现在赛场上,更渗透进了科比生活,那句“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我见过每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便是曼巴精神的日常写照。有媒体曾统计过的一组最能体现曼巴精神的事迹和数字或许最能说明科比对自己的要求有多严格:
1、自高中时代起,就从早晨5点训练到晚上7点。
2、奥尼尔透露,科比有时候甚至会一个人在球场上反复做各种运球、投篮等动作,只不过他手**本没拿篮球。
3、他在每一次训练中都会自己默记投中次数,直到命中400球才停止训练。
4、哪怕是比赛日,他也会用自杀式的俯卧撑训练折磨自己。
5、他在2008年要求Nike把他的球鞋鞋底磨平几毫米,因为这样可以加快“0.01秒的反应时间”。
6、训练之后,他会随便挑几个队友留下来,测试他刚刚开发出的新招数。
7、2008年有位球探说:“当球馆灯光亮起,艾弗森会全力以赴;但即使灯光还未亮,科比也已经做完了全部。”
8、2012年,在他的第16个赛季,他学会了诺维斯基的招牌动作——金鸡独立投篮,并且宣称自己的这招比诺天王更难封盖。
面对这样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甚至严苛的科比,有多少人能不油然起敬呢?
中国人为何对曼巴精神最有共鸣?
面对艰难困苦,中国人自古有一种永不言败的乐观主义,就像《孟子》中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科比身上不仅有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更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和英雄主义的强烈个人风格。他强烈的目标感,对篮球的纯粹热爱,对自我近乎偏执的要求,这种砥砺奋进的姿态就像是当代中国人。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人经历了种种内忧外患,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国际金融危机、贸易战、科技战……都没能阻止中国的崛起。中国人回应外部压力的方式,正是将外部压力转变为内部奋斗的动力,正如科比每天训练中所做的那样。
因此,科比的故事对中国的年轻人而言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曼巴精神就好像是中国梦在篮球场上的体现。就好像科比在球衣退役仪式上所说,“那些你早起的日子,那些你奋斗的日子,那些你打球到晚上奋斗不息的日子,那些你太累了不想打球但是你还是拼命熬过去超越极限的日子,就是梦想,那就是梦想,重要的不是目标,是过程。”
最后,仅以科比为耐克做的一支广告《卷土重来》向这位伟大的巨星致敬。就像广告中所言,他已不必再向世人证明什么,即使今天科比•布莱恩特不再能够卷土重来,曼巴精神也永不磨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