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内容一部分是读《幕后产品》的一些感悟,一部分是自己自己平时的一些所思所想,想到什么就直接记下来了,分享给大家。
1、产品经理要具有创业的心态,也就是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但现实情况是虽然我们名义上是产品经理,但公司做决定更多的是老板,是马云、李彦宏、刘强东、张一鸣等决定了自己的产品大方向,这些产品也都有他们的人格特质在里面。所以有的时候我觉得哪些创业者才算是真正的产品经理。因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决定方向。但是产品经理也不要自卑,虽然大的方向决定不了,但是在一些细微方向的把控上我们还是做决定的,如果想在职场上混个名堂,最好还是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
2、产品经理要有学习的心态。产品经理要有饥渴的学习心态,每过3个月或者半年就要审视一下自己是否有进步。很多时候产品经理面试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一道面试题,最近三个月或者半年,你有没有遇到很好玩的产品?其实就是为了考察你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拥有创业心态和学习心态的人,在经过产品项目锻炼后会比一般人成长的更快。一到两年就可以独立负责复杂的项目。此外学习的知识要形成体系,而不能只是一个点,没有连接成面。
3、产品经理不要追求完美。判断的本质是在一个有多种条件限制的有限集合里面寻找最佳方案,在综合考虑的过程中优先满足重点面,再满足其他方面。如果有同时满足其他方面的方案最好,如果没有那就快速做出取舍,因为在互联网里面速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4、产品经理要有实验意识。当自己没把握的时候,快速的做出产品,然后抛到市场上去做验证,然后用数据说话,好的继续,不好的再修改。就好像我给一些人优化简历一样,我优化好以后,会让他们去市场投投看,好了接着投,不好的话再改改。不能想着很完美,而且有时候的完美是你自以为的完美。
5、产品经理需要亲历亲为的去研究用户,原有的互联网是以月为计算单位的,现在的互联网变化速度是以周为计算单位的,如果你找用研团队,可能拿到的数据都是一个月以后的。所以产品经理一定要亲自参与用户研究。而且这个研究一定是平常的点滴积累,而不能临时抱佛脚,理解用户非一日之功,你需要泡在里面。
6、用户调研手段之留置研究。留置研究是用户在实际场景里长时间使用得出的,用户在这一过程中记录自己的使用感受、回答调研问题等,对用户的反馈更加完善和真实。留置研究是和可用性相悖的,可用性测试是邀请用户到实验房去在指定的时间段内使用产品,看看用户的使用情况,而留置研究是观察用户在实际场景中的使用情况。
7、我觉得如果想真正的了解用户,合适的研究手段倒是其次,首先你要真正热爱你做的事情,如果不热爱,至少你要能从自己做得事情中得到收益,这样才能激励着你去做一件事情。
第二、要选择合适的调研手段,问卷调查、可用性测试、留置研究、用户访谈等。可以一个或者多种手段组合使用。
第三、最好长时间和目标用户泡在一起。这里说的是目标用户,你要了解他们的需求,不论是交一些这样的朋友,还是实地访谈,还是泡在他们出现的论坛和群里,只要长时间呆在一起,我觉得也能熏陶出一个味来。
8、了解用户需求之后,产品经理需要在需求和产品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人力物力,以可行性最优化的方案解决用户需求,上线后快速迭代,进行数据分析,改进迭代。
9、都说产品经理要有洞察力,要洞悉人性。但怎么洞悉人性呢?不是简单的读几本书,而是要多去经历,多去接触一些人,多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甚至多谈几段恋爱也行呀,哪些泡妞高手和撩汉高手,做生意都不差,因为泡妞和撩汉和做生意的底层原理是一样的。
10、一个人的经历是由他小时的教育和童年的经历有关,小时候缺什么,成长的过程中就一直在找补什么。很多人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我认为不是这样,是有钱让这个男人变得真实,因为没钱的时候他想坏也坏不起来。
11、中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是用我们每一代人的牺牲换来的。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都很焦虑,有学员问我如何解决这种焦虑,说实话,解决不了。因为这是时代给于我们的印记。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前几十年是人口红利,有大量的低端劳动力,靠着农名工的背井离乡,一毛钱一毛钱的抠出来的,但随着人口红利的小时,现在开始吃工程师红利了(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工程师),所以国家要发展,就需要我们这些人996,嗯!现在996好像成为大部分公司的常态了,也许等哪天我们国家多几个华为这样的企业,我们中国人就可以轻松点了。
12、人生的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一件事情,投入兴趣与热情去做,你就会成功。不要纠结于昨天,因为每天太阳会升起时,早晨是新的,你也是新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