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夹里塞满了写作技巧,小本本上记满了文案句式,总感觉距离优秀又进一步了,但一动笔还是无从下手,于是就习惯性地搜索别人写过的同类文案,然后忍不住这里摘一词,那里抄一段,稍微高明一点的,就借鉴人家的框架或调调。
这是很多文案的“高效”工作法。

只是每次这么一通操作下来,心里都隐隐不是滋味,因为别人虽然不知道,但自己清楚,那只是完成了一项工作,而不是一件作品。

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工作习惯,写出一点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容易。但只要每次动笔之前,都能清零自己那些主观经验和惯性操作,从文案最基本的认知和思维出发,少耍点小聪明,多下些笨功夫,你一定能看到一些让自己骄傲的变化。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广告文案,还是新媒体时代身兼策划、推广、文案、运营、内容、AE等等数职于一身的“新文案”,或者只要在工作上需要用到文字沟通的朋友,都可以读读这些文案的基本认知,这一直是写出好东西的最好方法,且永远不会过期。



相关阅读:
《网感,一个骗了2000万新媒体人的陷阱》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