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马逊CEO – 贝佐斯


-
长远的思考,对未来进行投资。 -
用户至上,既要说到也要做到。 -
化繁为简,落到文字的结构化表达能力。
01
我们从第一个说起,任何人都可以进行长远思考,可大多数人就是想想而已,并没有付出行动,可能受限于外界等因素影响。关于这个能力,我认为有两个关键要点。
一是找到长远有价值的业务,所有的工作都围绕长期价值展开
现实工作中,大多公司都是比较急功近利的,采用kpi的考核文化。这种文化的好处是可以在短期内给公司拿到好的结果,可是拉平了时间线,公司做的事情都是围绕短期价值展开,员工只看手头的一亩三分地,不会向更远方的未来投以注视,公司很难有未来的竞争力。
无可厚非的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活下去”,“度过眼前难关”更加重要一些,但多数公司陷入了误区。长远有价值,不代表短期无价值,可能会相对没有那么大的爆发力而已。
但往往由于kpi的压力,公司则会把长期价值的业务优先级放到非常低的位置上。纯银陷入的困局也是因为如此,投资人的压力和10倍增长的压力,让他不会更多的思考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贝佐斯在一封公开的股东信中说过一段话,对我思维触动非常大,他说:


贝佐斯不但说到了,同时也做到了。他观察到用户其实对价格一直都是敏感的,追求低价是用户不变的特征。所以亚马逊的业务也是围绕低价展开。而且还可以做到更好,不但低价还有质量保证,并且他还敢保证快速的物流体验。
亚马逊围绕第三方商家,prime会员和AWS业务,经过长期的发展,建立了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其中,第三方商家的引入给亚马逊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商品,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进而把用户留在了亚马逊。
坚持长远有价值,认为对的事情,可能就会有回报。第三方商家的销售从1999 年的3%到2018年的58%,这是惊人的成功。这种成功的商业模式,也给京东带来了启发,成立了POP部门。
从亚马逊的股价趋势来看,像极了复利曲线,在第一个10年时,有了爆发式的增长,经过第二个10年,亚马逊的股价已经是1998年的120倍,从15美元达到惊人的1807美元。
亚马逊20年股价变化

二是坚定不移的执行有价值的事情
在2000年时,亚马逊的股价下降了80%,一度让股东和市场陷入恐慌。人们抛出了一系列的问号,难道亚马逊的业务走错了方向吗,亚马逊要垮了?
但贝佐斯还是保持自己的观点,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他在股东信说:


正如著名的华尔街教父本杰明· 格雷姆所言:短期内,股市是一台投票机。长期而言,它就成了一台称重机。虽然短期的利润和华尔街的反应会对亚马逊造成影响,但从历史长河来看,坚持做正确的事,才是亚马逊的未来之根本。
用户对急速物流的需求在那里,这是一件一直不会变的,有价值的事情。眼前的亏损需要挺过去,即使降低了内部福利,也要建立起物流帝国,这是对未来的投资。
02
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不是用户强求时,才满足他。而是提前就要规划清楚,客户本来就有的需求,满足他。几乎所有公司都炫耀以客户为中心,包括我前面讲的苹果CEO-库克,以及阿里巴巴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理念。
但从亚马逊的20几年的历史中,他为客户做的事情,也绝对称得上是极致的用户至上。其中有两件事情,深深的给我上了一课。
一是关于AWS的故事

塔吉特是美国最大的超市,与亚马逊AWS有超过十年的合作,自亚马逊进军食品行业后,俩家企业就注定要分手。但没有想象中那样会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是和平的进行分家。
塔吉特需要将自己的零售业务迁出AWS服务器,里面存储着10年的数据,有庞大的工作量。可是,亚马逊并没有将塔吉特视为敌人一样,而是花费了2年的时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帮助塔吉特搭建属于自己的服务器。
另外,AWS为了迎合大众需求,帮助更多企业和个人拥有良好的服务器设施,主动的降价27次。AWS可以说的上是业界的良心楷模,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是完全做不到这一点的。
二是关于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能力
贝佐斯在2017年的公开信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客户层面,我所着迷的是他们永不满足。他们的期望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上升的,这才符合人的本性嘛!人类从未止步于原始狩猎时期,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从未止息,一件事物昨天也许很令人惊奇,但也许今天就平淡无奇了……

为了满足不断优化的用户需求,贝佐斯做了两件后来被认为是非常成功事情,一是prime会员,二是引入第三方商家。
前者围绕权益体系,打造了一系列会员高质量的权益。如低价的优质商品,云盘存储,付费音乐等。prime会员的初衷不是为了给公司获得利益,而是希望通过付费会员的模式,满足用户不断上升的高要求。
后者则丰富了亚马逊整个货品结构,让用户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商品。虽然短时间会让亚马逊的利润受到了损失,但长期来看,用户的选择更多,货品售卖的就更多,第三方商家的降价幅度也就越大,用户最终还是受益的。
贝佐斯做到的用户至上是贯穿到整个公司文化骨髓中的,所有的业务方向都会为用户带来价值,而不是把用户当成韭菜,任意收割。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前阶段非常火热的区块链比特币。中本聪的区块链设想,衍生出大量的虚拟币产品。所有的产品目标都宣称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可最后都变成了发空气币,实实在在的挂羊头卖狗肉。满足了部分人的暴富梦,却几乎为零的用户体验。庄家拉升价格,用户被割韭菜;交易所收取佣金,保障产品上市。
商业是需要面向用户的,不为用户服务,谈何成功?切记,你的产品初衷,不要抛弃用户需求。站在用户角度,远比站在金钱角度要活的更久远。
他把企业的战略思想浓缩成极简的文字中,直迎问题,不惧挑战。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文字的方式传达给公司的每个股东和员工心里,让全员更加有信心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最负盛名的如”Day 1”,“长线价值”等。这些短语文化,深深烙印到亚马逊的企业文化中。公司的文化墙经常会张贴公开信中的一些高质量言论。



这里强调的是结构化的写作能力,不是单纯的写作,需要加上结构化思维。结构化思维的好处是可以帮助你快速定位问题的根源,通过不断的提问,探求问题的本源。有无结构化思维,是判断一个人段位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举个例子,比如你老家的房子房顶漏个洞,无序思维的人可能会直接动手把漏的地方补上了,就不会再管。但其实,这样做是非常具有风险的。
而结构化思维的人则不会立刻动手去修补,正如好的工程师修复1个bug需要1h,其中精准问题要用55min,然后用5min去写代码解决。
他会不断的进行提问,比如:
-
是瓦片坏了,还是打雷破坏,还是房子老化了?
-
如果是打雷破坏的,是不是代表房子比较招雷电? -
是不是安装避雷针就可以避免再次雷击? -
如何安装避雷针?自己动手还是找人帮忙?等等……
对比,无序思维的人,结构化思维的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直接修补瓦片,而是去安装避雷针。所以,这种结构化的能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绝大部分优秀的人说话和思考都是非常有条理的,一件事情在他们嘴里说出来,就特别容易理解和吸收。反而同一件事情,让你来表达就会磕磕巴巴,一直没办法说到点子上,如此下去,怎么升职加薪呢?
结构化的写作方式就像剥洋葱一样,每一层都是一个分类,一层一层逐渐找到事情的本源。通过结构化思维进行写作,把自己培养成别人眼中的高手,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结
-
长远的思考,对未来进行投资。 -
用户至上,既要说到也要做到。 -
化繁为简,落到文字的结构化表达能力。

你认为贝佐斯还有哪些点值得探讨?欢迎留言讨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