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参加爱君兄的“随身课堂-见识会”线下面基,多数是品牌、内容领域的专家。
一下午交流下来,思维碰撞很强烈,遂成此碎碎念。
1、这个时代,人人都需要做品牌,每个人都应该有品牌思维
我们常听到微推客,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都是自媒体等等。
这不是真的说,每个你要成为某个行业的某某某,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有什么思维去思考问题。
公司对人的能力要求是综合的,要求人的思维方式是多样的,所以一个人需要具备多种思维方式。
这次听到人人都要做品牌,确实是一个好的理念,因为你需要具备品牌思维。
首先你自己就是一个产品,你的要给自己添加一些标签,一些让人们记住的特征。
比如在一个线下面基会上,你的介绍,你的网名,你的外形,如果没有一些容易让人记住的特征,没有符号化。就很难让人记住,就泯然众人矣。
比如Lady Gaga,一个雷人的造型,让很多人爱也让很多人狠。但是你记住了她,人称雷母。一想到、看到雷人的造型,就会想到她。
这就是品牌思维。Lady Gaga是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需要出名,需要上位,就需要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并且频繁这样做,让人记住。这是正确的。
2、我们需要有本质思维,抓住不变的东西
这个世界变化太多太快,你永远跟不上。
但变化的是表现层的、是应用层的。事务背后的不变的东西、本质的东西,是持久的,是相通的。
同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老想着如何做?而要多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做的事情,让别人去做。
3、我们需要有虫洞思维,用不一样的思维和方法与别人竞争
虫洞思维,也就是逆向思维,用独特的,不一样的思维去看问题,思考问题。
毛嗲嗲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就是逆向思维。这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之前的很多口号,都是向着权贵阶级,向着既得利益者。
所以“为人民服务”的主张一出来,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星星之火大成燎原之势,生命力十分旺盛。
特朗普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也是逆向思维。这个口号里,包含了很多的信息,受益的全体美国人。这是之前没有人提出来过,短短7个字是非常有杀伤力。
4、我们要有上帝视觉,跳出来看事情
上帝视觉,说的是全局思维。
你不能深陷局中,你要从局**来,你要用俯瞰的姿态,看待眼前的事务。
要拔高,升空,看得更广大、更长远。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就是当局者关注是当前的眼前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而旁观者能以更全面,更多维,更长远的角度看问题。
5、做公司、做产品一定要有使命
也就是要看到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后的东西。
伟大的公司,都有伟大的使命。
阿里巴巴,让天下上没有难做的生意。
腾讯,科技向善。
美团,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东西,我们要看到3年5年的东西,30年50年的东西。
而这就是你的使命,你的终极目标。
如果没有终极目标,你都不知道如何死的。
有了终极目标,虽然不至于成功,但是你遇到问题, 是知道如何选择的。
火箭升空时,火箭在我们设置的目标轨道上的时间,预计只有4%。
但是当偏离方向时,我们能拉回来,奔着终点去,最终能达到预定地点。
这就是目标、这就是使命的价值。
6、要做就做行业的头部
做头部是不容易的,做热门分类的头部更是不现实的。
要做是做细分领域的头部,如果没有这个领域,就自己开辟出这个领域,然后做头部。
比如阿芙精油,做的不是化妆品的头部,这个太难了。他做的是非常垂直领域的精油的头部。
比如李银河老师,做的不是只是知识付费的头部,是两性教育领域的头部。
比如分众传媒,做的不是广告业的头部,做的是电梯广告的头部。虽然现在也是一个广告巨头了。
每个大行业的头部,就那么一两个公司。但垂直领域、细分领域,可以开辟很多出来,很多头部,甚至是无穷。
7、什么样的机会,才是你的机会
5G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时代等,机会很多,风口也很多,但是是别人的机会,不是你的机会。
只有自己擅长的、长期研究的、持续关注的、持续积累的,才是你的机会。
不要去追风口,那不是你的风口。
而要等风口吹过来,吹到你所在的行业,吹向你做的事业,那才是你的风口。
没有风口,也不盼着风口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屯着,等待厚积薄发。
8、现在很热的做企业服务,做B端。到底是满足客户还是满足用户?
用户,是使用的那个人。
客户,是付费的那个人。
做C端产品,多数情况下客户等同于用户,是同一个人。比如淘宝网,付费的逛的是同一个人。
做B端产品,客户和用户多数不是同一个人。比如做公司团建的, 服务的是公司员工,付费的是公司。
那我们做B端产品或服务时,到底是满足B端付费客户的需求,还是C端使用用户的需求呢?
大家给出的观点是,要满足B端付费客户的需求。因为多数情况下,B端客服和C端用户的需求是一致的,但是为了促成此单,需要先让B端付费了,才能接下来给C端服务。
我觉得,其实得看情况而定。不同行业、不同业务会有不同情况。
比如是政府工程、基建路标、金融系统等,你接触不到C端用户,你一定是让决策者满意,也就是满足B端的诉求。
比如是公司团建、品牌营销等,能接触到C端使用者,你一定是站在C端使用者的价值,去打动B端客户。
9、产品和服务
产品,是有形的东西,可以体验,可以带走。比如一本书,一台电脑,一个杯子等。
服务,是无形的过程,可以体验,但无法带走。比如线下面基,吃饭,旅游等。
服务比产品多了一个时间维度的东西。你需要亲自去体验,有时间要求,你的时间成本比较高。
10、如果你只有一两个关键客户,这种寄生关系是不健康的,是有很大风险的
如果你公司的利润,只来源一两个关键客户,这是寄生关系,而不是合作关系。
特别是创业企业前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遇到这样的情况, 要做的是在寄生关系未结束前,赶紧再拓展几个重要客户。
如果等这一两个关键客户流失,你都熬不过冬天。
11、被动创业,是一个好的选择,背后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什么是被动创业,就是你没有工作了,很多人找你做事,创业自然而然发生。
有个老师分享到自己是被动创业。
因为公司调整原因,整个几十人的团队被迫解散,离职后仍然有很多人找她做业务,她就不得不一直做着。
其实这是很好的事情。
说明你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不是平台的价值。
我们一定要区分平台价值和自身价值。
平台价值,是你所在的平台,你的职位给你带来的价值。是职权。为什么你为官时,大家对你点头哈腰的,一但你卸任,大家对你落井下石。说明这这是职权带来的价值。
自身价值,是离开平台后,你是否还能给需要的人带来价值。是个人影响力。为什么你卸任后,大家仍对你毕恭毕敬。这说明是个人影响力还在。
被动创业,是创业者比较理想的形态。最起码首要的活下来没有问题。
被动创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你在职时,确实很厉害,很有能力和价值,别人认可你这个人。
所以哪怕你离职后,你的客户仍然认你,而不是认公司。
12、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少,应用科学研究的人多
自然科学,在国内研究的人少,取得的突破也少。如数据、物理、化学、天文学等。
应用科学,在国内研究的人多,取得的成果也多。如技术应用、工具生产、管理学等。
这是有原因的。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成果艰难,研究周期长。但是一旦取得突破,就产生巨大的应用价值,可供人类长期使用。比如万有引力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信息论等。
应用科学,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上而衍生的。取得成功相对容易,研究周期短,短期能产生巨大经济价值。我们有更多动力研究他。
这也能解释,为何中国发展迅速,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
就到这里,还有很多有价值的、有趣的观点的碰撞,因内容太多,这里没有一一记录。
期待下次的聚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