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一身潇洒,带着2000块,还未找到工作就直接来到了北京,现在想来还真是年轻气盛。换做如今的我再去选择一个城市的话,思虑就会多很多,改变的成本变得高很多,必须去权衡一下所做的决定有没有那个必要,理智会替代更多的勇气。所以现在看来,如果想做一件事,趁年轻,赶紧去做。

两个月以前,身体微恙,提醒了自己必须思考一下,帝都的环境是否适合自己继续待下去。通过综合自己身体、家庭情感、喜好的生活方式、工作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思考,选择离开北京来到长三角一带,继续自己的小日子。也因为这一次的改变,让自己回顾了这5年间的境遇,对比南北方生活的差距,感慨不少!

关于身体

原本以为自己身体壮得跟头牛似的,结果今年体检,什么低血压、胆息肉,啥啥都赶上了,吓得不行,还不到30岁身体就这样了,不得不停下来思考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照道理说,平时自己还是挺注意锻炼的,吃的也多,偶尔体重高一点就晚上节食一下减一点,可从今年年初起,发现节食会让自己变得心慌头晕,不能乱来了。可能这样不太规律的饮食也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二是睡眠,这一年的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多梦易醒,想当年也是一头雷打不醒的XXX。三是环境,在帝都待着的这5年,慢慢从一个嗜辣如命的湖北妹纸,变得饮食清淡丝毫不能沾辣(别问为什么,因为一吃就上火并且拉肚子),干燥的空气现在也变得让自己难受憋屈。


四是压力,当年龄的优势慢慢退去的时候,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我可以凭什么优势继续在岗位上待着,并且有升迁的可能。岁月是猪饲料,更是杀猪刀,当这些事情堆在一起时,年轻的时候真心还是可以接受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越来越难受,当然这种难受也会影响心情。所以,不得不需要换个环境试试了。所以如果你是哪哪都可以生活的人,那确实是很幸运的!

关于生活方式

北京常住人口2000多万,但整个城市的气氛是很压抑的。像上海、武汉是给人很热闹很活泼的感觉,可能北方的童鞋感觉不出来,在两地生活久了之后就会发现这样的对比,杭州呢属于比较幽静,苏州则是小桥流水的慢节奏生活气息。


整体上来看,北方风格粗犷直接,南方人的生活相对精致,生活气息会更浓。没有谁对谁错,只有是否符合自己的感受。如果有机会,阁主也想体会一下深圳广州那边的生活呢,据说空气那叫一个湿润,环境那叫一个好啊,我心向往……

关于工作发展前景

当然,换城市,也免不了要换工作。大家可能会问,阿里不是可以转岗的吗?好吧,阁主只能说一句,转岗不是你说想转就能转的!嘻嘻!其中的难度一点也不亚于跳槽出去。所以阁主在这次换工作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对比上海、杭州的工作环境。


整体上来看,北京的互联网环境要比上海杭州好很多,除了BAT之外,**、各种独角兽公司,聚集最多的也是北京,如果现阶段目标是有更好的工作发展,建议去北京。再说说上海吧,上海次之,但相对企业数量上就少很多了,但也不错;杭州呢,除了阿里网易之外,滴滴、有赞、同花顺、云集算是不错的去处,创业公司多,而且偏向电商,但相对北京上海来说,选择面还是狭窄了很多。

关于家庭情感

和异地恋的另一位约定,谁工作生活发展得好,另一方就投奔过去,哈,现在看来确实他发展劲头强于我呀,这一点不得不承认。也是阁主选择南方的原因之一吧。

从统计学上来看,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大部分都不会留下来。阁主当初也认为,自己应该是个例外,属于少部分人,事实强于雄辩~

北京这5年的工作经历,深深为自己以后发展的道路打好了基础,所见过的人和事情更多,整体来看在北京工作的这5年,阁主是个受益者

30岁,迟早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以前会一直担心30岁之后工作难找,现在快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发现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各大公司都很缺高端的设计师人才,而30岁左右这个阶段正好是劳动力最强的时候,有一定的经验,还算年轻,是企业强有力的用人年龄段。而如果发现到了这个阶段还水平平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对自己的评价。


总的来说,情况比自己之前想的要好多,而对所谓的35岁、40岁的职业危机确实也存在,而阁主个人的观点是,其实不必焦虑,因为人生充满了危机,每个阶段都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