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梁建章关于内部创业的三个问题和思考

这是小胖的第88篇文章。

也是小胖30天写作打卡第10天。

从大型互联网企业出走创业的员工,江湖再见时甚至隐约形成了一个个创业系,其中就包括携程系。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原本强而臃肿的大机构纷纷自求变革。海尔是一个典型案例:他们近两年裁员2.6万人,号称为了扁平化管理而清洗中层干部,同时将集团划分为2000多个小微自主经营体

在这两股大势之下,已创立17年、员工数达3万之多的携程,在2014年索性主动出手,把自己的大公司拆散,划分成大住宿、大交通、旅游、商旅等BU(BusinessUnit,大事业部),向下再分出火车票、团购、攻略社区、用车、邮轮等SBU(SmallBusiness Unit,事业部)和更小的创业单位EU(EntrepreneurshipUnit,现有汽车票业务等EU),让各大事业部更像一个实质上独立运作的公司,SBU、EU则进行内部创业,并设立估值、期权等激励方式。通过这样的机制改革,携程希望让创业**不至于外泄,并克服大企业病,保持对市场反应的敏锐和积极。

这一连串动作背后的主导者就是携程的CEO梁建章。以下是截取自2015年《环球旅讯》采访梁时的一些金句经典,其中梁对于未来创业领域的一些看法也在这两年得到了验证,正在创业的你,不妨来跟大咖进行一次思维的碰撞!

1创业方向有哪些

环球旅讯:刚才说到可能现在有一些泡沫,假设你现在是一个创业者,你会选择做哪些方向的,或者是绝对不会做哪些方向的事?

梁建章:你不能做第二甚至第三的同样的东西,这没什么太多机会了。或者说你只不过是在功能上稍微比一个巨头做得好一点,那个巨头可能还没太关注太投入在这一块,或者你的知识更多一点。但如果巨头也在做了,那你是不能长久的。一定要在模式上有显著的不同,用一个不同的模式来解决客户的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创新吧,不是一个改进性的创新,是一个真正模式上的创新。

另外有些传统行业还没有被互联网改变太多的,那可能有机会。比如说金融或者是健康、教育房地产这些,互联网技术还没有渗透到它领域的传统产业。

2创业想法怎么产生

环球旅讯:你回归之后,携程开始了二次创业,你们内部创业的最初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梁建章:这也是分析了携程这两年碰到的问题。在2007、2008、2009年公司成功以后,问题已经开始冒出来,当时携程还没有长大,但比较轻松地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和业绩,组织机构也朝着集中化的角度,而不是从创意或者反应速度的角度来做事,组织结构变成自上而下的集中式,像一般大企业的那样。这种情况下,往往公司风险就开始出现了。

后来当然就碰到问题了,因为新的很多技术冒出来,移动互联网等等,我们反应和跟进也慢,技术方面、投入创新方面也会不足。

看到问题以后,我们要进行改变,那就是要把我们公司变成很多小的公司,每个小的公司他们对外面很灵活,要和外面的创业公司竞争,那机制要跟外面差不多。如果能够差不多的话,他们也会像创业公司一样,非常有能动性、非常灵活地去做这个市场。当然这里面的激励机制也要到位,与外部创业公司相接近。

再有就是携程的资源、平台支持,那他们的胜算至少可以跟一般的创业公司比拼,我觉得可能有更大的胜算。

所以当时就做了这样一个改革,把我们公司分成大大小小的部门,给事业部或者创业单位的头儿我们也叫做CEO充分的授权,让他们到市场上去竞争。

3对创业的忠告和建议

环球旅讯:其实你也是从一个创业者走过来的,对现在创业者,有些什么样的忠告和建议?

梁建章:现在虽然说互联网公司不赚钱,但是旅游行业做(传统)旅行社的还是挺赚钱的。我们投资的旅行社都很赚钱,因为整个的旅游消费上升还是比较快的,但我觉得他们赚钱的空间会更大,如果他们IT做得好、把内部的运营效率和营销的方式做得更好的话。

要做这种创业,可能不仅仅有IT知识背景,还需要积累比较丰富的、传统旅行社的一些经验。所以如果你是在某一个行业做得非常好,又有一定的IT头脑,能用新的IT方法去武装传统方式,应该是更有机会的。

原文:《环球旅讯》,内部学习使用。

【小胖点评】

1.大企业想变革,必须要果断,只是小打小闹,就是在浪费大家时间而已;

2.对巨无霸进行拆分,也可以持续使用母体的养料和资源;

3.创业,要认真,要先深入行业,才不是投机创业。

这是小胖的第88篇文章。

也是小胖30天写作打卡第10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