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拼多多发布的财报内容看,2020年第一季度,拼多多营收65.41亿元,同比增长44%。
截至一季度,拼多多十二个月内的GMV为人民币11572亿元,去年同期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GMV为5574亿元,同比增长108%。2020年5月以来,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数超过6500万个。
拼多多已然成为了一家年万亿交易规模的平台。
曾经,百度搜索是国内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不过,很快被阿里巴巴、腾讯所超越,近几年,又接连输给了今日头条、拼多多。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百度产品的最大弱点是“不容易上瘾”。相比之下,淘宝、微信、网游、抖音、拼多多,个个都是“操作用户上瘾的绝顶高手”。
拼多多大量利用上瘾手段,使你身不由己总是忍不住想买 、想逛、想占便宜。
其实,拼多多充分的利用了“上瘾机制”
上瘾机制 = 触发 + 行动 + 多变的酬赏 + 投入
这个公式来自于尼尔·埃亚尔和瑞安·胡佛在《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作者通过对上千家公司的观察评测,总结出一个让用户对产品上瘾的公式,接下来就用这个公式来拆解一下拼多多是如何让我的花臂摄影师兄弟上瘾的!
●触发(内外刺激):
触发其实就是“用户接触”,一般触发共有4种类型,分别是“回馈型触发”、“付费型触发”、“人际型触发”、“自主型触发”,拼多多可以说把这四种触发形式给用尽了……
先说说“回馈型触发”,所谓回馈型触发其实就是设定对目标消费者可感知的有益且实质性刺激来满足消费者的触发方式,说人话就是“让你愉快的占便宜”。我们看一下拼多多首页,基本都是围绕“回馈型触发”展开的。
“限时秒杀”、“断码清仓”、“多多果园”、“9块9特惠”、“现金签到”、“多多赚大钱”、“砍价免费拿”,每一个都直击人性的“贪”,用大量的便宜实惠+占便宜心理吸引你的眼球。巧妙的完成第一次接触。
然后说说“付费型触发”,所谓付费型触发其实就是通过软文、广告的大面积投放来增加用户接触产品的机会及频次。这一点无需多说,你直接想想拼多多这些年洗脑的歌词就知道了,那句: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我都怕你直接唱出来…)
再来说说“人际型触发”,所谓人际型触发其实就是口碑传播,这一点上,拼多多可谓是玩出花来了!那些找你砍价、找你拼团的花臂摄影师兄弟、你的同事、你的二姨、你的妹妹,甚至与你10年没见过面的远方大嫂都通过拼多多找到了你!!求砍价的链接甚至从好友渗透至微信群,何况拼多多还配备了多款“求砍价卖萌文案”,让你根本不好意思不帮忙~
最后再说下“自主型触发”,所谓自主型触发其实就是APP通过推送、通知、提醒等方式召回老用户。拼多多用这个方法让你想起它,继续用它,继续买东西和砍价~
而“厌恶损失心理”在拼多多“砍价免费拿”活动后期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当砍的金额达到1%-2%左右时,每个好友帮砍的金额也会越来越低,甚至低至0.01!在这个阶段“厌恶损失心理”就会发挥作用,如果放弃,前面的所有努力就都白费了!如果不放弃,就必须继续邀请更多人帮忙砍价!
所以
拼多多让你上瘾的流程是
1、“免费拿”吸引你快速进入活动
2、系统助力让你以为很快可以得到产品
3、“朋友已成功得到Iphone”轮番提醒,强有力的背书让你无心思考得失
4、因为厌恶损失而不放弃
5、超多种“占便宜”游戏让你不断入坑
6、无穷尽的裂变让更多人入坑
写在最后:
我的花臂摄影师朋友
在微信里通过喊了一圈儿“爸爸”之后
成功得到了一台“吸尘器”
恭喜他!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