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丑,不时尚,唱歌难听,没有价值,原来只是一个伴舞而已……”
 
7月21日,前火箭少女101队长Yamy,在微博曝出经纪公司“极创引力”的内部会议录音,3分11秒的音频中,公司老板徐明朝当着员工的面,对Yamy发表了一系列近乎羞辱的评价。
       
公开录音的同时,Yamy写了一篇微博长文《我 到底是什么?》,控诉徐明朝对她“在矛盾的两极之间反复摇摆”的态度,一边打压指责,一边又给出承诺,让她深陷自我怀疑中……甚至是在发出解约函后,还收到徐明朝“情况了解,不要作死”的威胁回复。
 
Yamy与这段录音,在当天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Yamy的遭遇,也让网友们联想到了另一个话题:职场PUA,并在各大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有人说,职场PUA终于被重视起来了,没经历过的人,永远没办法体会其中的痛。
 
《2020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受访者中,63.65%的白领都曾经历过职场PUA。画大饼与变相压榨,是最常见的两种表现。
 
在现实世界里,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正陷在职场PUA的泥潭中,饱尝痛苦,难以自拔。通过人身攻击让员工丧失自我,对公司、上司唯命是从,甚至成为一些企业的管理方式。
 
此前,针对职场PUA这个话题 ,馒头曾采访过几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职场人士,如今,重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不知你是否,会在这些故事里,找到熟悉的影子。

被踢出工作群
然后说我工作效率低下
· 苏杉,公关经理,北京
我没经历过长期的职场PUA,但在上一家公司是被逼离职的。

 
我上一家公司是做互联网投资的,我在市场部的媒介组,主要负责公司的媒体渠道合作。
 
因公司管理及财务上出现重大变故,公司管理层也发生了一些变动,市场部空降了一位市场总监D。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想到第一把就烧到我头上了。
 
当时公司正在拓展海外市场,D就让我发掘一下可以合作的海外媒体渠道。为了保证传播效果,我找了业内比较知名的媒体,做出一份完整的宣传方案报给D。没一会儿,D给我反馈结果,说财务认为预算过高,建议找可以免费投稿的海外媒体。
 
我回复,如果投稿的话,传播效果可能没办法保证。因为投稿即使成功,文章发在哪个位置、哪个板块也不确定,何况还有很大可能被退回。媒体合作原本是市场部公关负责人最擅长的专业领域工作,如果财务、人事不了解我们的工作,应该跟他们说清楚,而不是任由他们随意指导安排我们部门的工作。
 
就这几句话,D就去人事那告了我一状。当然具体情况她是如何告知人事负责人的,我不得而知。
 
出乎意料的是,前后不到十分钟,人事效率奇高地来找我“谈心”了。她说,你要知道D是你领导,领导安排的工作一定要配合。我说我知道,也解释了我并没有跟D争吵,只是在讨论工作。
 
结果回到座位上我就发现,我!被!踢!出!工!作!群!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并没有!还有大招。
 
当天人事就通知我搬到一个单独隔出的办公室去,那是公司放杂物、打印机以及司机大哥休息的地方。
 
做到这份上,公司的态度不言自明。就是想冷着我,让我主动离职。不立马开除,是因为我当时还在哺乳期,哺乳期裁员的赔偿至少是2N。
 
这之后,D逮着机会就开始告我的状,我的罪状除了目无领导,又多了一条工作效率低下。我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我已经被毫无理由地踢出工作群,我没有接收到任何工作通知,何来的效率低呢?
 
再后来,过了快一个月,我哺乳期结束,人事又如约而至。目的非常明确,如果我接受主动离职,公司就“慷慨”地帮我多缴纳一个月社保,方便我找工作;如果不接受,爱哪告都随便,反正公司没钱,告了也白告。
 
我权衡了一下选择接受,因为也的确不想跟这耗了。
 
后来我听说,他们为了方便裁员,让员工重新签了一个协议:果公司出现经营问题需要裁员,员工视为主动离职,没有赔偿,不签的话就立马走人。这种公司,根本就不把法律放在眼里。
 
火坑跳一次就行了。珍爱生命,远离傻X领导和奇葩公司。

强行要求陪逛街
加女同事男友微信
· 悠悠,新媒体运营,上海

我想说的这个人,是我上家公司的品牌总监。这个总监从我刚进这家公司的第一周,就镇住我了。
 
那是我刚入职的第一个周末,周日晚上,这个总监突然给我发了一条微信,她问我: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周末去干嘛了?
 
我就有点懵,不知道什么意思。我把聊天截图发给我同事看,我同事就说,你一会儿就懂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这个总监又发来微信:你以后需要把每个周末干了什么都报给我。
 
我问为什么?她就说:作为领导,就应该知道你们的动态啊。我就很无语。
 
后来有了几次这种经历我就发现,在工作时间之外,只要她问你,你就必须汇报你在哪、在干嘛。如果你没有及时回复她的信息,她就会夺命连环发,再不回,就是夺命连环call。那段时间我一看到她的电话我都头疼。
 
你以为她只想了解你周末干啥就完了?没有。她还要你周末陪她。
 
有一次,她想去看上海博物馆的一个展览,就到我们办公室,问我们部门的人周末谁想去,我们同事都说不去。
 
然后她默默回到办公室,过了一会儿,她就冲出来,很生气地说:“我给你们福利让你们去,你们竟然不去!好,这是工作,你们必须给我去!”
 
就是强行要求我们陪她去。
 
她周末想去某个商场,也是以工作的名义,强行要求同事们陪她去逛商场。你能想象那个画面吗?十几个人,不论男女,都得陪着她逛商场。
 
不光是周末,每周五晚上下班,她会强制要求我们部门所有人到她家里,陪她玩儿、聊天,不到晚上12点不准走。聊天的话题也很诡异,就是问你一些问题,比如说童年最让你受伤的一件事是什么。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问你一些很私密的、让你难以启齿的问题。
 
她还强行加了我们部门女生男朋友的微信,因为她说她要了解我们。
 
她就有那种窥探欲,想通过女同事男友的微信,侧面了解一下女同事都在干啥。你不给都不行。
 
除了工作时间之外必须陪她。在工作上,她的一些做法,也让人非常气愤。
 
我当时的一个同事生病,腰椎有问题,做了手术,卧床在医院,起不来的那种。她就拿着电脑,每天按照公司上班的时间,准时去医院,让我同事趴在那给她工作,守着我同事做。
 
我同事住了半个月的院,她就去医院守着让她工作半个月。关键是我同事是请了病假扣了工资啊。她后来还美名其曰说是在医院照顾我同事。
 
在公司里,她还会在我们上厕所的间隙,跑到我们电脑跟前,翻看我们的微信聊天记录。我们办公室几乎每个同事都被她翻过,我们问她,她不承认,说是自己不小心点开的。
她也非常情绪化,经常和别人吵架,主要是和其他部门的总监吵。每个部门都吵过来了,一个都没落下。就是那种撒泼打滚,大吵大哭大闹。最经典的一次是她和一个部门的女总监吵架,吵完后,两个人,对着大哭。
 
不仅和总监吵,她还和老板吵,结果工作一年不到,她就被开除了。
 
她走了,我们部门所有同事专门聚餐庆祝了一下,真是感觉大快人心。
 
但是离完职后,她也不消停。她离职之后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工作,就自己创业开公司。所谓的创业,全公司就她一个人,然后她就哄骗我们,说什么技术入股,有分红,让我们帮她做一些事情。其实就是想让我们给她当免费劳动力。
 
我们拒绝,她就坚持不懈地骚扰我们。有的同事出于好心,帮她一两次,她一分钱也不给,后面还不停地要求别人帮她,如果你不帮,直接就开骂,说你没良心,怎么怎么的,都是你的错。她找过我,让我给她写软文,我态度很强硬地拒绝了,后来就再没找过我。
 
还有就是离完职后,她让我们给她发公司的内部资料,都被我们给回绝了。
 
真的,槽点太多了,我能给你说上一天一夜。
别人的错误也要我负责

· 一鸣,运营,大连

我觉得我干的最酷的一件事,就是把我前公司给告了!
 
我原来在一家教育培训公司做运营。因为文笔还行,公司市场部对外宣发的稿子有时候也会交到我手里。
有一次市场总监特别急找到我,说有一篇急稿,活动周六举办,资料也周六才能给,但稿子周日早上就要发布。我说你别急,我周六可以来公司加班,你随时把东西给我,我来写。
 
大约周六中午,市场总监发给我资料,还特意叮嘱我可以参考之前活动稿的模式。我下午写出第一版给她看,你猜怎么着?我被骂得狗血淋头。她说你怎么一点都不会变通,怎么能都写成一个样!
 
What?!明明是你让我参考的啊,我在心里翻着白眼,但面子上没有发作,问了修改意见,一直改到夜里12点多,她终于满意。
 
接下来的剧情,简直神展开,我都没想到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个地步的!
 
没过一会儿,大概半夜1点多的时候,市场总监连环20多条微信语音砸过来,表达的中心思想就一个:以后公司对外宣发的所有稿件,如果出现任何错误,你要负全责。
 
实际上,公司市场部发稿至少要经过“市场总监—项目负责人—CEO”三级审核通过,如果涉及到合作事宜,还要得到合作方的同意。这样层层审稿之后,如果真的出了差错,我写的稿子我会负责,但她说所有,是别人写的也要我负责的意思吗?
 
于是我回说,我只能对我经手的稿件负责,其他的如果要我负责,我需要审核一下。这话说得没毛病吧?偏偏有人觉得毛病多了去了。
 
周一上午人事找到我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把市场总监给得罪了。这里复述人事的原话:你领导认为你工作态度有问题,你是想留下好好干呢,还是干脆离职。
 
我工作态度“有问题”,周末主动去公司加班,我工作态度“有问题”,改稿子到深夜改到她满意啊。我表示不服气。但之前也的确没动过离职的念头,所以说我当然想好好干了。人事就说她帮我安排跟市场总监面谈一次,看看她还愿不愿意留我。
 
面谈时我摆事实举例子,力图证实我对工作的积极态度。然而没用,当一个人想搞你的时候,她能想好一万个理由。
 
市场总监当场就改了说辞,说不是工作态度问题,是工作sense。我步步紧逼,请问工作sense是什么意思?她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最后一直说就那个sense啊。无语问苍天。
 
结果就是谈崩了。人事出面暗示我主动离职,再后来针对离职赔偿事由进行了长达一个半月的协(si)商(bi)。其间我要求书面辞退通知、去咨询律师、到仲裁局立案,最后终于拿到了法定的2个月工资的赔偿和4天未休年假的工资。
 
作为过来人,在这里也给同样遭遇非法辞退的同学们一个忠告。事情发生后不要只顾自己委屈,既然已经无法挽回,记得留下证据,走法律渠道维权。虽然咱不惹事,但千万别怕事。
项目提成扣成负数
一年下来还倒欠公司的钱

· 王鹏,编辑,郑州

说起这个,我就满腔愤怒,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件事,就是——做人不能太老实!
 
我在郑州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做编辑。公司主要是做文化展馆,我在那里就是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地做。
 
我们员工的薪水构成,就是基本工资+项目提成。
 
基本工资根据工龄,一年涨100,所以你指望基本工资想大幅涨薪根本不可能,只能靠多做项目拿项目提成。
 
这种项目提成,公司规定是客户回款后,两个星期内就发放。如果客户回款不及时,我们提成也拿不到。有的时候,确实是因为客户拖欠公司收不到回款,没有发提成,我们也能理解, 你只要回款后给我再补发就行。
 
但是让人生气的就是有时在客户回款之后,公司也不及时给你发,而是找各种借口,压你两三个月,压这两三个月就是为了扣你钱。
 
他有一套很复杂的项目提成计算公式,让财务给你扣,你也不知道怎么扣,就是各种理由,东扣西扣。最后到手的,要么给你扣一大半,要么就是没有,要么就是——给你扣成负数。
 
是不是觉得很稀奇?对,就是扣成负数。也就是说,一年到头了,你还倒欠公司的钱。
 
我有1年就是这样,2017年年底,去问公司要提成,公司财务说我没提成,说我还倒欠公司一万多块钱,我直接就无语了。
 
公司的领导还很“大气”地说,没事,倒欠的不会让你还,直接给你抹0了。
 
我真是心里一万头“四不像神兽”在狂奔!
 
你以为就我一个?不,我们整个项目部其他岗位的同事,都是这样。
 
所以每次到季度发提成的时候,我的同事们一个又一个跑到办公室问经理要钱,尤其年底,可热闹了, 跟过年一样。
 
公司怎么处置的?就是一个一个跟你谈,苦口婆心的,先从精神上安慰你,经理谈完副经理跟你谈,谈话内容就是大家都不容易,你好好干,以后肯定少不了你的等等。
 
意志薄弱点的,被劝回去了。非常强硬的,精神按摩法不好使,就说给你涨工资,涨多少?涨200,说这已经够多的了。有的不要涨工资,就要提成,你逼的急了,才给你发点。
但是你也别想着给你都发了,可能你是1万,就给你发个2、 3千,你想全要?不好意思,爱要不要,不要走人。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啊,当时我们总共3个编辑,都属于不爱闹,埋头苦干的那种员工。有一次看到很多人要钱,我们也没去要,想着公司看我们不争,多少觉得心里安慰点,发提成的时候有我们的份儿,不会对我们真的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吧。
 
结果最后,就我们3个编辑,还有其他2个没去争的同事,没拿着提成。
 
我实在是受不了,跑去要钱,然后就是我刚刚说的那一套来了一遍。最后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我2万的提成,发了5000块钱,完事我直接就提了离职。
 
最后还是申请了劳动仲裁,公司才把剩下的钱给我。在这之前,我已经有两个同事都是走的仲裁。仲裁过程我都不想再说了,心累。
 
不给交五险一金
还要我承担公司的日常开销

· 肖蒙,广告销售,杭州

我要吐槽的是我现在的公司,我需要匿名。
 
我现在的老板是上一家公司的客户,当时我想转行做广告销售,就答应跟他单干。只能说我还是太年轻,图样图森破,很容易被老板画的大饼打动。
 
去了才知道,公司不给交五险一金(去之前谈好了给的),然后我只能自己找淘宝代缴。这还不是最坑的,你见过一人成单,全公司分钱的吗,这里就是。按理说,老板抽成也合理,但其他不开单的销售也来分提成,真是闻所未闻。
 
虽然我心里不愿意,但是想想,大家一起成单一起分钱,这样也不错,省得还要为了争客户内耗,毕竟公司刚刚成立。现在才发现,这么想的只有我,别人是真的不成单啊!!!
 
因为是新人,我不停逼着自己前进,前面2个月我也没开单,但是之后3个月保持着每个月平均2单的节奏。而另一个销售大哥4个月开1单,另一个大姐3个月1单,还不是大金额的成交,所以我很气愤。但老板不催他们,反而多次在我面前说那个姐姐很努力,拿我前两个月也不成单来堵我的嘴。
 
现在是第五个月,我连底薪都没有了,老板还提出要我分担公司的日常花销,包括房租、助理的工资。他说我们现在是合伙做生意,所以公司的花销我要负担一部分,从我的提成里扣。
 
简直哔了?了,我什么时候是合伙人了,我就一打工的,为了多从我身上压榨出一些剩余价值,老板真的是煞费苦心。
 
我现在一想这些破事,就想跟他们大吵一架。不过,我还有提成在人家手里捏着呢,我打算拿到钱之后,就辞职回家待业了,真的太累了。
以上,是馒头曾经采访过的5位职场人士的自述,面对职场PUA,他们中有的人选择离职,有的人诉诸法律,有的人则默默忍受了下来。
即便其中有些主人公被职场PUA的经历已过去许久,如今依然能在这些故事里,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愤懑。
最后,馒头想说:在职场上,如果遇到PUA,请不要活在他人带来的**中,更不要失去对自己的信心,要记得肯定自身的价值。
如果选择离开,也不要犹豫害怕,坚守自己的底线,必要时,记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