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图突然在群里看到消息说微信要开通付费阅读功能。这个功能简单的来说就是你看文章要收钱,微信此举着实引起了自媒体人的一阵狂欢。

其实付费阅读这个事情,早有平台在做。我了解的今日头条就有这个功能,今日头条上有个付费专栏,不过开通需要作者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申请开通。
而且今日头条三四线用户居多,你写给一二线城市白领以上的人群看的文章,反而在上面没人买,别人只在上面买一些什么《杜月笙转》这种地摊文学,或者《实体店营销案例》这种文章。我了解到一些人在上面靠写这种文章赚了三四十万(去掉平台抽成)。
头条系平台都是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不像公众号个人IP属性较强。头条系的平台不允许你放个人微信号或者公众号,你要放了这两个,一旦检测出来就面临被降权,你只有在上面老老实实的贡献内容,然后平台通过大数据分发给指定的人群查看,然后目标人群感兴趣就会购买,平台从中抽取提成。与此相反,公众号完全就像你的个人APP,微信只不过类似APP store这样的平台,粉丝和平台的关系不强,和作者的个人连接比较紧密。
微信为什么会推出付费阅读?
微信今年的迭代挺频繁,透露着一股浓浓的焦虑。
微信此举也是被逼无奈,随着**总理强力推动运营商提速降费,短视频就逐渐火了起来,快手、抖音强势崛起,占据了用户大部分的时间,之前有报道说用户在抖音的平均停留时长76分钟。
与此同时在文字分发平台还面临着今日头条、知乎、新浪、简书、豆瓣等平台的竞争,在如此激烈竞争的情形下,微信的打开率逐渐走低,你猜微信打开率有多高?20%?10%?错,是1.2%!!!
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就是用户注意力的竞争,而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花在别的平台上的时间多了,花费在微信平台上的时间就少了,而且还有像抖音这样的平台在不断的沉淀社交关系链,想着自己做社交(多闪),社交可是腾讯的立足之本,所以难怪微信这么紧张,迭代这么频繁。
从之前的打开公众号就是各个公众号的logo头像,到后来打开公众号就是文章列表(学习今日头条,想弱化作者和粉丝关系,强化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再后来可以下拉拍视频,到朋友圈表情包评**能上线后关闭,这次是公众号文章需付费阅读。微信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提升公众号和朋友圈的活跃度啊!
作者持续创作的动力
作者之所以愿意天天熬夜苦哈哈的写文章,其实还是能挣到钱,没啥高尚的情怀,要能长久的做一件事,要么能从中得到精神奖励,要么能从中得到物质奖励,点赞夸奖就属于精神奖励,能赚到钱就属于物质奖励。
上面说到,公众号打开率不到2%,分享率也只有3.4%左右(微信公众号主要涨粉手段就是分享,像我这种苦哈哈写干活的大家只会默默收藏,不会点赞分享,只有那些情绪爽文,大家才会愿意点赞分享,比如《致贱人》、《致low逼》这种),在这种情况下,写优质文章,观点不偏激的基本上得不到啥好处,剩下的都是一些标题党、情绪爽文,严重的创伤了优质创作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平台的良性发展。
很多创作者由于长期得不到收益,都通过其他手段变现。要么广告,要么去知识星球、小鹅通这种第三方付费平台变现。迫不得已,微信才推出此项功能,借此希望留住优质创作者。
哪些适合做付费阅读?
哪些号适合付费阅读呢?个人认为以下两种号适合做付费阅读:
1、故事类文章
就跟你看小说一样,看了前两集,想不想看下面的,如果金额也不大的话,估计大部分就付那个钱了。
2、写干货类的文章
各个细分领域的干货类文章,比如产品经理类、车类、教人投资理财类。
那种写爽文靠广告吃饭的就不适合了,对他们来说,阅读量才是王道。

如果你要开通付费阅读,肯定会面临一大堆粉丝取关,这种粉丝说白了,其实不愿意付费,他在你公众号的价值可能就是偶尔贡献一下阅读量,但是对于留下来的那些付费用户,你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文章质量,让别人付费后觉得物有所值,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切不可为了吸引用户付费,做标题党,那样只会做坏自己的口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