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是互联网人在家办公的第一天。不用早起,不用挤地铁,随时可倒在床上。这不是我还有很多人一直以来的愿望吗?
 
新年开工第一天就实现了愿望,是什么感受?
 
大家都说:“我宁愿去上班,只要能出门就行。”
 
各路在线会议软件说:我就像口罩一样,突然之间供不应求。阿里巴巴旗下在线办公平台钉钉数据显示:这一天,全国上千万企业、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
 
早上钉钉和企业微信就bug频出,卡顿到不能用,先贴心的给大家安利几款好用的免费会议软件:
 
1、企业微信会议模块
路径:企业微信-工作台-会议
点评:现阶段使用人数较多,卡顿肯定是有的,避免人流高峰的时候使用能得到较好的体验,最高支持300人。
 
2、腾讯会议
路径:https://meeting.qq.com/
点评:和企业微信模块相同,优点是使用人数相较于企微的会议模块,使用人数略少一些,卡顿可以少一些,最高支持300人。
 
3、ZOOM视频会议
路径:https://www.zoom.cn/
点评:支持性较好,但是需要独立注册账号,最高支持100人,支持网页视频会议
 
4、华为welink
路径:https://www.huaweicloud.com/product/welink.html
点评:稳定性较高,但是需要独立注册账号,最高支持100人在线会议
 
5、全时视频会议
路径:https://www.quanshi.com/
点评:需要独立注册账号,最高人数支持不详
 
6、好视通
路径:http://www.hst.com/
点评:需要独立注册账号,最高支持500人在线会议
 
但今天不做各种会议软件的功能对比评测,想来聊聊在家办公这件事。
 

  5G的到来会是一个拐点吗?

在家办公肯定需求借助线上工具,远程移动办公首要解决的是沟通问题,多人线上会议是核心需求。
 
虽说在线办公软件发展已久,产品也较多,但仍有不少限制。像今早出现的钉钉、企业微信的卡顿,不只是并发量压测不足的问题,本身通信的限制也是一个原因。
 
而我们都知道,5G有超高传输速率,低网络延迟,以及更大的通信容量。速度是4G的十倍以上,能为用户带来更快的传输能力。能在视频会议中,有效地确保了文件共享和数据共享期间的高速传输,使视频会议更加顺畅。
 
所以,只要网速够快,线上能像真人在会议室开会一样,是不是就可以在家办公了?
 
但其实,技术不是限制。我们看上面的那么多软件,最高都能支持100-300人同时开会,一般团队是不需要那么高的使用需求的。即使2亿人同时使用,钉钉出现了问题也在一早上及时修复了。
 
5G只能使视频会议的体验更好,不足以成为一个拐点。


  在家办公会取代实地办公吗?

我以前以为可以。
 
因为我以为的在家办公是这样的:一个人安静的坐在阳光里,不慌不忙的完成工作。需要沟通时开个视频会议。

       
     
 第一天线上会议开完后的感觉是这样的:有小孩的人都背着一个小孩在开会。会议中不停的有各家小孩的声音:哭闹的,说话的,问问题的…开完后脑子就像浆糊一样。

       
     
 且不说老是有人掉线,信号不好听不到,假设5G都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家庭环境成了在家办公是否可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我们公司很贴心的给了一个在家办公小tip:

       
     
看完第一点,我在想下面这个问题。

  在家办公会促进房价上涨吗?

如果只是在家办公一周,找个桌子、椅子就行了,就算在床上问题也不大。但如果是长期在家办公,必须找一个适合办公的地点。
 
所以,我需要一个小书房。如果家里有2人同时办公,开线上会议时会相互干扰,所以要一人一个小书房。这个书房隔音效果必须非常好,能完全屏蔽熊孩子的声音。
 
发现大部分人的家好像不够用了,至少房子得大上个十几平吧。住宅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了,还结合了办公一体,对面积和功能的需求都涨了,房价会上涨吗?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和我想的一样,就照杭州这房价来看,我还是每天挤地铁去公司上班吧。不能把公司的成本转化成个人成本,相比来看,集中办公,公司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你的自制力足够强吗?

在家办公的效率比实地办公低,不是网络不好的原因,而是自制力。
 
就像我们公司给的居家办公小tip,除了环境选择,另外2条都是在讲自制力。如何让自己像真的上班一样去认真工作。
 
人处于不同环境的时候,就是有不同的精神状态的。那个环境中的物品摆设、接触人员都能激起你以往在这环境中的事情记忆,不自觉地去重复以往的经历。
 
比如我过年回老家,就想打打麻将,追追剧。过完年回杭州了,晚上就想写写文章。到公司了,就很自然的进入了工作状态,各种会议开起。
 
要想改变环境记忆,就要足够强的自制力,去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常说21天养成习惯,但痛苦的习惯可能远不止这个天数,你看多少人的头像是不减10斤不换头像,然后还真没见他换过头像。
 
不好的习惯半个月就够了,第1周还有罪恶感,第2周就麻木了。到最后就是:在家办公不就是有问题就处理下吗?其他时间追追剧不好吗,反正也没人知道。

 

  总结  

解决不了场地和自制力的问题,哪怕是6G都不能让在家办公成为现实。
 
不过这场疫情,让众多满怀憧憬的人明白,去公司上班原来是不错的选择。也让在线办公软件明白,这只是补充,想要取代,还要走很长的路,至于能不能完全取代,我就不妄下定论了。
 
但我相信,自由选择办公地点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得普遍。这才是不影响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公司和员工的成本之和最低。到时你会怎么选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