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孙琦是B612咔叽中国的第一位员工,市场副总裁。
她曾是nice的市场合伙人,参与微博最初的市场扩张、见证猫扑被人人收购。
网络社交是她的战场,但她更关注普通人的孤独。
她想做个“拯救孤独的小姐姐”。
采访、撰文/于蒙
编辑/田鹏韦、kikis
我想来北京,做一个拯救孤独的小姐姐
我们身边有一些人,从小就很出众,可能会弹琴、会朗诵,一直受到关注。但更多人是普通人,学习一般、长相一般、没什么特长。
比如我,从小得到最多的评价就是“中等偏上”。从学习成绩到个人能力再到外貌特征,都很普通。
我留很短的头发,像个假小子。父母希望我毕业回家当个老师,或者银行职员,要不就考公务员。
我表妹学习特别好,后来在清华做博士后。家人永远对我说,“你跟人家学,你看人家的学习成绩,你看你”。
但我总想,“我学数学物理那么好有什么用?我又不想当科学家”。没动力学,每天看杂书,听没人知道的音乐。
大学毕业后我没让父母安排工作,留在北京。除了喜欢北京,也有证明自己的意思。
但是家人觉得该结婚,我就结了婚,家人觉得我该再读书,就读了研究生。说是觉得留在北京工作可以逃脱束缚,其实心里还是乖乖女。
那时我已经从猫扑去了微博。论坛逐渐衰落,微博方兴未艾。
我发现,很多人即使没有几个粉丝,也乐此不疲地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趣味。这与我曾经热衷与人谈论自己看的课外书、听的小众音乐多么相似。
年轻人总有在人群里面被发现、被人关注的强烈欲望。他们在等待一个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如果通过世俗的途径无法达成,那他们就会另寻出口。
普通人才会知道普通人心里的想法、诉求,我们都希望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变得不那么普通。
谁不是一边孤独,一边嘚瑟的长大。你一边觉得自己还不够好、不够出众;但是一边你又特别想嘚瑟。
年轻人不会发一条状态说“今天谁来约我”,但他也许会发一张自拍,写“宝宝心里苦”。
普通人在互联网上的“晒”和“shy”是息息相关的。年轻人的孤独根植于希望被看见的冲动和担心表达太直白的羞涩。
我想做一个拯救孤独的小姐姐。
孤独地做市场,被骂哭也要忍住
微博用140字降低了表达的门槛,“nice“是一张照片打几个标签就可以表达。
我离开微博去nice的时候,前者正在风口上,后者还是只有十几个人的团队。但是我想去试试。
我好像总是会随时放弃掉很多事情,然后为了另外一件事情赴汤蹈火。
我相信钱就是解决事的,没有钱不行。但是当我放弃它的时候,我会更全力以赴,饥渴程度会更高,狠劲更足。
因为我没办法回头了。
nice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番天地。之前不管是猫扑还是微博,都是大机构下的独立产品。机构的规模决定了个人的作用很有限。
但是nice是从零开始,没有背景、没有流量入口,完全冷启动。
做市场的人没有节假日,节假日更忙,晚上也是用户活跃的高峰时段。从我离开微博那一刻起,我的工作和生活就百分之百重合了。
有一次我晚上九点钟到家,妈妈给我开门。我背着包站在门厅,突然有事要发邮件。我妈给我开完门,就进屋睡觉了。等她十点多出来发现我还在那里站着,背着包发邮件。
很多人也不知道我有小孩。我有些回避这个问题,因为我怕跟90后、95后有隔阂。之前有媒体采访我,文章第一句话想写”这个五岁男孩的妈妈“,我说你把这个删了吧,不要这么写。
因为无论是nice还是我现在做的B612咔叽,都是面对非常年轻的用户。这句话一下子把我跟我做的事情割裂开来。
那几年,我感到很焦虑。要帮下属解决问题,又不能什么事都跑去找老板解决,两边都没人可以商量。
大家都觉得做市场就是花钱,但其实市场的钱是最难花的。
有时候也会因为工作掉眼泪,但是我一直信奉哪里出问题就在哪里解决。
很多人说,没有什么是一顿烤串、一个包解决不了的,我就不行,我就得把事情本身解决。
女总裁的璀璨人生 or 打杂小妹的休闲时光
我是B612咔叽的第一个员工。几乎是从零开始,但我觉得这是我想做的事情,就是晒、分享、解决孤独。其实中国已经有很多产品,大到美图秀秀,小到黄油相机。但他们都太强调美这件事情。
如果所有人都在比美的话,就变成所有人都长一个样子,都发一样的照片。
但是我觉得美不是这件事情的核心,帮用户去表达自己才是核心。要在沟通和分享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替用户说话,而不只是让他美。
而且我发现年轻人,特别是普通的年轻人生活还是比较平淡的,不是每天都看演出、演唱会、吃脏脏包、喝喜茶,他想分享的时候,更多的时候还是晒自己。
所以我觉得相机APP更容易满足这种需求,如果说我们去治愈孤独的话,那应该是基于更多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孤独。
我就接受了offer,从零开始这个公司。很多人说我特别高大上,看起来每天很光鲜。但其实我做的事情非常杂。
有次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新功能,让照片可以blingbling地闪。底下有人给我留言:\”女总裁的璀璨人生\”。我马上回复:\”打杂小妹的休闲时光\”。
最开始,公司没有名气,招人很难招,但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做起来。1月份加入,5月份我们就冲到AppStore第一名,用户一直在大量的增长。
我像一个冒险者,逼自己去拼一把
每次换工作的时候都有人问我,你怎么选得那么对?为什么你做的产品就总能成呢?我说因为你们看的都是结果,背后的辛苦是看不到的。
我不否认我有好的运气,我的运气让我的选择和我的个人绑在一起,把最终的效果放大了。
创业是冒险者的游戏。我觉得人生会有很多起、落,如果失败了,不过就是我三年的光阴而已。我想拼一下。
公司刚有点样子,老板就给了一个目标,做中国Appstore总榜第一。
当时前十名是微信、QQ、支付宝、淘宝,这些产品。我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我们市场部才4个人,没有大流量平台支持,没有大公司背书,竞争又这么激烈。
但是我转念又想,置之死地而后生,既然是别人逼我去做,那就做,不成的话,就再做一次。
成功是正面对待梦想,并付诸行动
但我始终觉得我的经历没法复制。不是所有人像我这样敢的。
现在回想起来刚加入B612咔叽的状态,其实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抛下包袱,敢于尝试从零开始。
但我觉得大家可以借鉴的一件事就是,轻松一点,但是要很执着地对待你的理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觉得创业是一件特别苦的事。工作当然是很辛苦的,我老跟同事开玩笑,“如果不是这几年被折磨成这样,我可能比现在还少几条皱纹。”
但我们面对这件事的态度不能苦大仇深,而且不能为了苦而苦。
人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什么还要拿这些苦东西去吓唬人,甚至去引导他们?如果你觉得创业太苦了,不是你的乐趣,那就别创业了。
所以我们更愿意讲我们是在很开心的做一件喜欢的事情,刺激的事情。
推而广之,很多人也总是说“我要为梦想如何拼命,必须吃多少苦”。好像成功一定要经过多少磨难。
但我觉得成功不等于苦难加努力。成功的组合因素是:你要正面的对待你的梦想,并且为这个事情行动起来。
我也还在行动的过程中,有很多开心的时刻能够冲淡工作的辛苦。成都太古里 LINE Friend 门口有个布朗熊,我用我的手机给同事拍照。
| 主动帮别人拍照,渐渐变成孙琦的“职业病”。
有个女孩经过说,“你看她拍得好”,我就搭话说,“我给你们拍照吧”。结果,我在那站了十几分钟,好多路过的女生都让我帮她们拍照。
我给他们看用咔叽拍的照片,告诉她们用这个APP很好用。那些女孩子在旁边讨论“这个贴纸好看”,“那个功能好用”,“照片好看一定要发朋友圈”,我在旁边听了特别开心。
每当这种时候,我会觉得我变得不那么普通,因为,我成了那个拯救孤独的小姐姐。
评论(0)